镇守边境的地方,朝廷都有派监军过去,还有老朱安插在身旁的锦衣卫。
这些个消息,只有朱标和老朱几个人知道。这些去往各地镇守的大将都会把家眷留在皇城之内。
老朱:“常遇春去辽东督察移民的事,太子妃知道吗?”
“不知道,儿臣以为,朝廷的要事后宫不该干政,当然这除过一个人。”
“谁?咱怎么不知道。”
“父皇你明白的。”
两人相视一笑:“你娘那是例外了。”
“谁说不是呢。”朱标笑着接老朱的话。
随后朱标又跟老朱说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火器练兵,幼学那些,直道,都要从洪武五年开始做个计划。
最起码直道要在两年内,遍布大明这些府县乡村。这个是两年计划。
幼学,县中学,府学院在五年内必须要有个飞升,培养新的人才刻不容缓。
朝廷的文臣现在虽然稳坐在钓鱼台,但朱标也不在意。洪武五年来了,大明的航海也不远了。
要做的事情太多,包括冶炼钢铁,整治军校,改建太医院,农作物的高产。织造局也该试试工厂化了,老旧的织布机也该淘汰了。
到那时,各处都在花钱,但也都在赚钱,那些监察御史也不能都是文官的人,这样监察起来,没什么鸟用。
大明现在虽然很好,但对于现在的朱标来说,离万国来朝,大航海时代,还是不够的。
“直道的事还早着,修路这大冬天总是修不成的,但他们在搞建路基,北平府开春后,就可以直接开始修路,这样就会各府县直道连接起来,赶路时间少了很多。”
老朱对上次他去凤阳赶路的时间,十分感同身受:“咱在山西和北平的两个大型制造土水泥厂地,已经派了监察御史,都不会出什么差错。”
“科举今年再实行一年,咱之后就三年一选。”
“等幼学和学院这些将适龄孩童招收,不过数年,朝廷需要的人才都会有的。”朱标肯定说道:“儿臣今年想从状元里挑两个新人,好好指教。”
“做什么。”老朱问。
“为学宫挑几个老师。”朱标只说了一半,他要用三年的时间为皇室子孙,打造出不腐朽,文武都要双全,科技思想紧跟的。
符合大明发展的老师。
“今年等二弟完了婚,这件事就告一段落,儿臣便可以安心准备今年的科技取士事宜。”
说到朱樉,老朱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几天因为有些礼节实在太浪费银子,他和马皇后商议后便决定取了没有用的。
但朱樉不同意,认为自己取一个秦王妃也是大事,必须要安排的隆重些。
为了这事,他这几日在宫里臭着张脸,寝宫那些内侍宫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说完朱樉的近况,老朱表示自己过几天去找朱樉说说,该有的礼节自然不少,不该铺张的,也不会赞同。
因为还有事,老朱在明商局坐了会儿,就带着于一和几个随他来的侍卫将士回了宫。
朱标送走老朱,也没有打算回宫去,继续翻着账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