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五百七十章 对诺奖的探讨(二合一)

第五百七十章 对诺奖的探讨(二合一)

很多人说诺贝尔奖是西方人操控,不带中国玩的。

但实际上诺贝尔六个奖里面,和平奖是被玩坏的,文学奖也差不多,经济奖暂不讨论。

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这三个还是很公正的。

你要真破解千年世界难题,或者百年世界难题,还能得到验证,你看能不能得奖?

要是这都不能得奖,那诺贝尔奖评审会都会遭到全世界科学界的质疑,这也会降低诺贝尔奖的含金量。

“其实也不是没有中国人,只是中国国籍的……”陈灏犹豫了下。

任弘哑然失笑,面色复杂地道:“校长是说高锟高先生吧?”

陈灏点点头。

高锟这个人名点出来,在座的都是搞学术研究的,自然没有人不知道这位“光纤之父”。

高锟,英籍华裔,汉东省金山县人(今魔都市),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

2009年,因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对方是英籍的,他的成就受益的是全人类,但他一生为之效力的却是港岛和英国。

秉着死者为大的理念,众人跳过这个话题。

许晨阳提道:“其实不止高锟,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不少,比如丁肇中(美籍)、李远哲(获奖时美籍)、崔琦(美籍)、朱棣文(美籍)、杨振宁(获奖时美籍)、高行健(法籍)几位。”

“晨阳这句话天真了。”陈灏看了许晨阳一眼,轻哼了一声。

“华裔和华侨不一样的,美籍、在美国的实验室、用着美国的资源和平台,这种得到的诺贝尔奖,哪怕后面放弃美籍回到中国也跟我们没一点关系。”

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

而华裔则是有着中国血统的外国人,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的在国外定居的中国人。

要是分不清华人华侨华裔的区别,只需要记住有中国国籍在国外的就是华侨。

许晨阳讪笑一声,在座的几人都有留洋经历,只有郑强是去日本留学了三年,不包括布尼尔教授的其他几人都是在美国留学过。

看着气氛有些消沉,任弘教授沉思了下,开口道:“为什么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领域没有中国人呢?

我觉得科学领域的成果就是摘桃子,越前面的人越好摘,因为桃子就在树的最下层,等下面的桃子摘完了,中间的桃子就要爬树或者爬梯子了,到最顶上的桃子怕是爬树爬梯子都很难摘到了。”

“前几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大都是给了物理粒子发现者,这是一波摘桃子的,等到国内要建设大型对撞机的时候,杨老为什么反对?

某方面的原因是:桃子已经摘完了,现在再去建设大型对撞机去发现新粒子,难度太大了。除非有新的方向出来,那又会有一波成果。”

“如今的科研,梯子的成本太高了,前几年物理奖的那一拨人,都是依托了欧洲的那一套新设备,国内压根没设备,自然不可能有发现,建设这一套起码200亿!”

“1996年,宝岛的GDP总量是中国大陆的三分之一,日本是我们的6倍多,美国是我们的二十多倍,可想而知我们当时中国的科研经费才有多少?人均科研经费更是少得可怜,很多研究机构也就能发点工资让人别饿死了。谈何搞科学研究?”

说到后面,任弘的语气有些振奋。

“上个世纪末,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直到本世纪国内科学界才开始有点钱,2010年之后更是大规模投入,也能看出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在逐年上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些年中国科学界也有不少的研究走在世界前沿,乐观的看,或许在20年之后,有很大概率我们国家会涌起一波诺贝尔获奖热潮!”

为什么说是20年后而不是现在呢?

因为诺贝尔奖的评审有非常长的滞后性,不是说你有一个大的突破立马今年就能获奖,而是要得到验证,证明这个的确可行。

有人曾经统计一份数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从出成果到得奖平均时长是18年。

所以可以看出,这个时间差还是不短的。

对于任弘教授的观点,很快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我不太赞同,有些过于乐观了。”方浩森教授把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然后沉声说道:

“在2000年之前,日本历史上一共只获得过9个诺贝尔奖,但在2000年到2019年的19年里,日本一共获得19次诺贝尔奖,堪比一年一个!”

“为什么日本能够连年斩获诺奖呢?”方浩森凝视着众人,似乎想要\b得到一个答案。

为什么中国近些年一个只诞生两个诺奖,而隔壁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却有19个呢?

说起来有些嘲讽,但其中还真没黑幕,获奖的都是物理学奖、化学奖,这类的自然科学奖没有运作的空间。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郑强身上,“郑校长,您是去日本京都大学留过学的,这个问题您应该体会的更深刻。”

躺着也中枪的郑强忍不住苦笑一声,回忆起当初的留学经历,还有近些年也去日本访问过。

“我想了想,简单概括日本能够成为诺奖常客,主要有两大原因。”

“1、日本政府对教育和基础研究长期稳定的支持。\b搞科研的自然都是奔着成果去的,而这个出成果的时间需要多久呢?也许顺利的话只需要三五年,但是不顺利的话,可能要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也完全可能。”

说到这里,郑强脸上有些黯淡,“咱们国家的科研体系你们也知道,要是没出成果别说五年,三年可能就被取消基金投入了,取消团队重新开始另一个课题,日本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日本有体制优势。日本属于西方世界的一员,很多科研都是与英美一同参与的。\b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财物交流,设备互相使用,这点\b就对咱们国家不太友好了。”说到最后,郑强叹了口气。

至于为什么不友好,不用说几人也明白。

设备禁运,信息封锁,实验室也不对中国开放,至于什么国际合作的大项目更别想参加了。

不夸张的说,基本上任何高精尖的东西都要自己从零开始建设。

最后,郑强一脸古怪地说道:“这些年日本人的获奖热潮主要得益于过去的人留下的财富,随着日本老年化的加重,这个趋势或许会慢慢降下来。

而且我看了一些数据统计,日本的论文数量是全球唯一正在减少的国家。”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的论文数量可以体现出该国的科学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学术界,日本是亚洲唯一的牌面。

但这些年日本老年化加重,在高校已经能够明显看出来了。

10个研究生,至少有5个中国留学生,甚至有些严重的领域,10个研究生,可能有8个,甚至9个都是中国留学生。

尤其是到了博士阶段,中国留学生的比例远超本国。

有些教授也是中国人,夸张的时候手下研究生全是中国留学生,教授也懒得用日语,上课直接全程中文了……

“日本的现状非常值得警醒,中国在许多地方走的是日韩的老路,比如老年化这点在我们国家以及很严重了。”方浩森先是提了一嘴这个,然后严肃地接着道:

“为什么我说任教授的观点过于乐观?因为日本能够成功就像郑校长所说,主要还是日本政府对教育和基础研究长期稳定的支持,这点上我们国家非常需要学习!”

话锋一转,方浩森有些悲观地说道:“可是咱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生化环材都是天坑专业,多少人本科毕业就跳槽?那些读研生化环材的大多是想通过冷门专业上名校,而真正做科研在中国是件很困难的事,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尽快工作,现在拿不到诺奖,未来就拿诺奖?拿肯定会有,但是会有一个热潮我觉得不太可能!”

方浩森教授这句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有时候,想专心做一件事情并不容易。

问题不是你坚持不下去,而是有各种外界因素阻挡你。

陈灏听着这些话,总结就是郑强太乐观了,而方浩森教授太悲观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