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兵亦是一起击鼓,双方鼓声震天,汉儿们都是持着兵器呐喊起来。
那些有战场经验的夷兵,不管是生苗还是黑彝都不怎么叫喊,他们多半持着宽而长的苗刀,持着藤制的盾牌,或是拿着长枪,听到突击的将令之后,原本较长和宽的队伍逐渐拉开,每二十余人为一小阵,二十余小阵为一大阵,突前的俱生苗健儿,能攀山越岭,猎杀虎豹,明末之时,土司各有战术和训练将士之法,天下土司兵者第一为石柱土司,曾经征战浑河,镇守山海关,被明廷最为倚重和信任,在广宁战事最紧急的时候,石柱土司兵仍然奉命镇守山海,不得出战,因为明廷知道,一旦石柱土司兵战败,则山海关亦不能保。
三千人左右的石柱土司兵成了关门的定海神针,而数万九边将士,包括辽镇败兵在内,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败兵,石柱土司兵才是朝廷最看中的兵马。
浑河血战,白杆兵使所向披靡的八旗兵损失惨重,甚至其和浙兵联手,以白杆兵和车阵配合,八旗兵根本无法破阵。
后来还是辽镇降兵中的炮手,操持着被俘获的大炮,轰开白杆兵和浙兵的阵列,八旗兵得以乘隙而入,将白杆兵和浙军歼灭在浑河岸边。
而在不远处,辽镇尚有三万兵,总兵李秉诚畏怯不敢战,迟误战机,最终这三万人还是全丧师于辽阳战场。
除了在辽东战场的亮眼表现,尚有驰援崇祯二年的四城之战,崇祯亲赐御制诗给石柱兵的女总兵秦良玉,造就了土司兵最辉煌的顶点。
石柱地方穷困,真正脱产的营兵不过五百人,战时能带出数千人,最多时秦良玉领兵三万余人,最终被李定国歼灭于重庆城外。
除石柱兵外,西南诸部土司的播州兵有万余精兵,扛住了明军多次攻击,最终还是被优势明军多数进击所灭。
然后是奢安之乱,明军动员多路土司,加上南兵诸路,汇集了近二十万人,历时多年才彻底平定。
然后便是吾必奎,沙定洲之乱,沙定洲部以苗彝两族夷兵为主,轻悍敢死,彪悍善斗,列阵以锥形为主,和石柱兵一样,前端以长枪兵为突前,利于撕破敌阵,两侧翼苗刀藤牌为护卫,护住长枪,扩大战线,前锋一直突前,直到敌人战线崩溃被打穿为止。
这和侧击,或是击破一阵自两面冲杀,层层叠叠消耗敌人的战法不同,西南夷土司,多半是用这种战法。
石柱土司的战法最为极端,将士平时厚养,几百脱产士兵每月饷银达三两六钱,比辽镇骑兵还要高的多,平时这些土司兵要攀山越岭,甚至以搏杀老虎为锻炼将士胆量和身手的标准。
史载,其部以“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猎其他兽亦如之,得擒则倍赏当先者其追敌缘崖逾壁,务必擒之。”
而战法便是:“其节制甚严,只许刺击,不许割首,违者和退缩者斩首。”军中盛行连坐法,故白杆兵每逢战阵必势如疯虎锐不可当。
装备则是:盔重十六斤,衬以厚絮,如斗大,甲重者数十斤,利箭不能入。
眼前的蒙自兵,训练,装备,待遇,军法,自是皆不如石柱兵,然而以锥形战法,一往无前破阵的气势,似是与白杆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是西南夷土司兵,明末一北一南的两大夷种劲敌之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