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盯着屏幕里紧张的剧情,不断叮咚作响的手机并没打扰到俞铭。
随着影片中侦探和女家属终于合力找到了线索,开始了和犯罪分子紧张的猫鼠游戏。正是整部影片高潮迭起之处,俞铭哪里有功夫分神。
看着电影里两位老戏骨间精彩绝伦的火花碰撞,心不由得也跟着剧情不断被揪起放下,时而叹惋,时而振奋。
当一切尘埃落定,反而平淡乏味。看着华夏式皆大欢喜的结局,犯人落网,冤情昭雪,俞铭心中升起一抹可惜。
若是能够和悲剧离得近些,也许会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当然,是讽刺的。
不过,任何时任何地,普世的价值观都非如此。这种背离现实的想法也只能在脑海里想想。
关上光盘播放器,取出电影光盘,收纳到盒子里,摆放回一人高的宽大光盘收纳架上。
这些都是俞铭这三年来的收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需要摸清楚这里顶尖演员的真实实力,虽然他自认为自己的基础水平不差于任何演员,而且他的共情优势随着他又活了一辈子而更加活跃。
本来需要一段儿时间的感情准备,到如今几秒就可以实现共情。共情是一种对角色“三围”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需要具有一定悟性和表现力的演员对剧本进行研读,不断增加对角色的认同感,不论是角色的身世,角色的性格或是角色的情感。
所以一般演员共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俞铭能够迅速共情就显得天赋异禀。
很多时候,在许多访谈类节目时,主持人往往通过让演员嘉宾来一段哭戏来展示演员的演技。大多数演员能够做到几秒“入戏”,也就是几秒就哭出来。
但这并不能够完全佐证演员的演技好,因为只要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只要在那几秒能够专注于心底的伤心事,都能哭的下来。
因此,几秒哭戏和几秒共情角色并不是一个概念。这个哭可以共情很多东西,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共情自己,没有一个正常人可以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任何伤心事,喜怒哀乐乃是人之常情,共情自己往往更加简单。
但共情角色却是完全的共情别人,不同人的身世背景,成长过程,价值观念都没有完全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的兄弟。所以共情角色和共情自己的难度并不可同日而语。
因而很多演技一般的演员即使哭的很伤心,但在观众眼里却会很别扭。因为很可能哭的这个点和角色共情的感情并不相同。也就是演员在取巧,演员并不明白角色哭泣的真实原因,很可能是只看了遍剧本下意识的认为角色可怜后告诉自己应该哭,甚至可能有偷懒的演员直接共情自己来表现哭戏,自然会给观众一种很假的感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