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联军以汉帝刘协董贵人之父,卫将军董承为主帅,率朝廷兵马二万,袁绍兵马十万,曹操兵马十万,刘备兵马五万,其余势力或二三万,或五六千,总计近四十万联军,联营数十里驻扎在淮水北岸。
联军所有将领都明白,袁耀随时从海外回来。如今因为张太后与袁耀不和,江东兵马被挡在淮南之外,但是一旦袁耀回来,他肯定不会坐视自己的弟弟被人围殴。
因此,两个月来,联军先后征用了五六千艘大小船只,对淮水南岸发动了无数次猛烈攻击,但是每次渡江,都被淮国大将刘详、黄猗、苌奴、戚寄等人率兵拼死挡住。
有好几次,联军差点就要突破防线,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诸侯联军也发现了淮南势力军事将领不善用兵的弱点,正在研究对策给予致命一击。不想,张太后迫于群臣压力,又启用了淮南名将梁纲、乐就、李丰和纪灵等人,一下子又提高了淮南守兵的防守能力。
如此又鏖战了大半个月,联军凭借人多的优势,采用各种游击、疑兵、强攻等策略,让兵马人数占劣势的淮南守军疲于奔命,联军又逐渐占据了主动权。
张太后和张勋发现梁钢等人逐渐出现疲态,知道淮水恐怕不能长久守住,二人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与袁术生前主要谋士李业商议对策。
司徒李业虽然权力已被张勋架空,但是袁术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依然忠于袁氏,不想看到袁术之子死于非命。在知道求助江东已经不可能之后,他提出万一淮水防线崩溃,便收拢数万嫡系兵马坚守寿春的计策。
“太后,大将军,寿春数年来在先帝手中已经累计囤积五六百万石粮草,足够十万军民守城数年。而联军数十万兵马围城,必然需要长途调运粮草,难以持久。加上联军各怀鬼胎,一旦战事长久胶着,便很容易爆发矛盾而分崩离析,犹如当年讨伐董卓之事。”
“李司徒说得有理,就这么办。”张太后和张勋听了李业的分析,开始秘密实施固守寿春的计划。
但他们不知道,李业心中所想,实际上是只要能坚持守住寿春数月,等到袁耀回来,他绝对不会躺在江东袖手旁观,毕竟,寿春城中有他二三十个弟弟妹妹。
而寿春经过袁术数年经营,如今城高墙固,联军再多,想要破城谈何容易。
这几日,联军明显感觉到了淮南兵马战斗力正在逐渐衰竭,防守越来越吃力,众人知道决战的时候要到了。
正好,联军从中原又征到一千多艘民船加入战斗,使得同时可用船只达到七千多艘,平均每艘载人八人,可同时运送大约六万兵马向南岸发起攻击。
曹操向董承提议发起最后一次最严厉攻击:全部用上各诸侯的卫士营将士,这群人不但战斗力最强,而且从未参与交战,养精蓄锐已久,就等着最后给淮南军致命一击。
相反,淮南势力虽然还有十多万兵马,但是每次战斗,都要投入近十万兵马阻止联军数万军队登陆,将士早已疲累不堪。
这一天,众诸侯采纳了曹操的意见,尽将个人精锐卫士交出,得到二三万虎狼之师,再配上数万生力军,一只战斗力最强的庞大突击队成立了。
联军选择的攻击点在淝口一带,这里一旦突破,联军就可以直接兵临寿春城下。
淝口的守将正是官复右将军的纪灵。纪灵发现敌军数千战船正在向淝口一带集中,便通知守在颖口邑一带的梁纲和守在下蔡对岸的乐就二将派兵增援。
二将也发现了敌军船只的动向,正在率兵前来相助。很快,三十多万联军,七千艘渡船在淝口北岸两侧展开,长达十多里。
在南岸,也有多达十万兵马正在严阵以待。这些兵马根据敌军船只数量分组,每十人一组,每组负责攻击一艘敌船,其余人马在后面作为机动兵马,哪个地方出现漏洞或者被敌军突破就往哪个地方增援。
沿岸守兵除了每人佩戴一把环首刀、一杆长槊之外,还有很多人背着弓箭和箭袋,有的人拉着车子,车上有大量石块和蜂窝煤、煤炉等,还有很多士兵扛着一根长达七八米的圆木。
弓箭自然是最主要的远距离攻击武器,在敌人来到河中央时,便可利用弓箭攻击。等到敌人稍稍靠近了一些,再加上石块和烧红的蜂窝煤远距离投送。
石块自不必说,烧红的蜂窝煤落在敌船上或者盾牌上散开之后,杀伤力比弓箭还要厉害。往往一块烧红的蜂窝煤一炸开后,能把一船敌军烧得娃娃乱跳,然后被弓箭密集射杀。
圆木的作用是敌船来到岸边,敌人准备下船登陆时,利用圆木撞击的方式将敌船撞翻,或者将敌人撞伤撞死水中。
经过弓箭、石块、蜂窝煤和圆木等一系列攻击之后,剩余的敌人攻上岸来,最后的手段就是使用长槊和环首刀冲上去与敌人搏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