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俊提出质疑:“每隔4里就建一座城池,而且还要驻扎人马、装上几门火炮,要知道那时火炮可是稀缺资源啊。建得如此密集,开销太大了,能不能少建几座,省点钱呢?”
李松回答道:“国运之战怎么能偷工减料呢?如果被清军钻了空子,倒霉的就是大明的亿万子民,你想想这代价有多高?”
“有这么严重?”
“我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想啊,如果城池之间距离超过4里,肯定会有一些地方成为炮火覆盖不到的盲区,多尔衮、多铎精明过人,肯定会发现这个漏洞,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必然命令清军在这里下手,明军运粮队仍有可能全军覆没,并且连累锦州得不到粮草供应,搞不好会失守,那么朱慈烺此前所做的一切,岂不是都成了白费力气?”
郑武俊有点不服气:“明军运粮队难道不能携带火炮上路吗?在那个时代,清军唯一惧怕的东西就是火炮了,有了这个东西防身,明军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这个办法行不通的。”陆寒插话道:“我问过两位专家,他们告诉我,那个时代的火炮太笨重了,移动不便,装在船上是机动性最好的。如果是在陆地上,没有汽车等运输工具,反而容易成为累赘。”
“没错。”李松对陆寒的话表示赞同:“如果运粮队能够带上火炮,史上的明军早就这么做了,也就不用张栩这个穿越者费尽心机,搞出个海陆联合作战了。”
“哦。”郑武俊明白过来:“运粮队要是不能携带火炮,那的确不能轻举妄动。”
李松告诉郑武俊:“其实我在读原著时,跟你有同样的想法,后来在进行改编时,也曾动脑筋想过其他的办法,却徒劳无功。所以我很佩服吉晓雅,她能脑洞大开,想到这个办法,是很不容易的。”
“原来松哥也想过别的办法啊,连你都没辙,看来做还是得采用城池链条这个办法。”
至此,金导、陆寒和郑武俊才算彻底想明白了,此战为何朱慈烺要不惜血本修建城池。正因为耗资巨大,一分钱一分货,“城池链条”的防御效果也是杠杠的。清军在发动几次试探性进攻后,吃了不少亏,以至于不敢再去挑战,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完成了救援锦州的任务。
开拍的时间到了,讨论群里安静了下来。
李松觉得,像这样把问题说清楚很好。
如果导演及主要演员的看法都跟编剧有分歧,那么在拍摄时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演员们的表现将会显得底气不足,那又如何让观众们相信投入巨资修建“城池链条”的必要性呢?
现在,金导和陆寒、郑武俊都想明白了这个重大问题,在接下来的拍摄过程中,大家一定能跟前面的剧集一样信心十足,高质量地拍好这场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