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大明周报的李在钦意气奋发的站在一张平整的办公桌前,几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围聚一起,议论纷纷。
“社长,如此文章,想必百姓们喜欢的紧啊。”一名脸颊消瘦,留着山羊须的社员奉承道。
李在钦哈哈大笑,自信非常:“那当然,这份报纸可花了我不少心思,百姓们没道理不喜欢。”
又有社员笑道:“社长,您还别说,咱们的报纸内容齐全,涉及政事、经济、农桑,总有一样肯定能让百姓喜欢。”
“嗯!百姓喜欢就证明咱们干得好,干得好我会替大家向陛下请赏,陛下说了,只要报纸办得好,每月给咱们十万两的办报经费,这还不算卖报所得。”李在钦诱惑道。
这句话才是最有用的激励,什么保证它也没有白花花的银子香啊。
大家都不怀疑李在钦话语中的真实性,没见着堂堂工部尚书刘遵宪都要在‘李社长’跟前打下手嘛?
热热闹闹的报社一片喜色,忽然有社员来报,言宫里的王公公拜见,李在钦好歹是特殊人物,自然面不改色,平静道:“让他进来吧。”
传话的社员魂都吓没了,暗道这位爷真的牛逼,那可是王公公,当今陛下眼前的大红人,你这位爷竟然不在乎!
王承恩不是小心眼的人,但被人如此对待,脸色哪能好看,‘蹬蹬蹬’跑上二楼,冷声道:“李大人,陛下要见你,赶紧跟我走吧。”
李在钦可不敢违抗圣旨,请罪一声,便跟着王承恩下楼,骑马离去。
在路上他也纳闷皇上怎么突然要在见自己,而且还是在郊外呢?
不多时,两人骑马赶回。
“臣李在钦参见陛下。”李在钦躬身拜见。
“平身吧,李卿家!朕记得你说过农业方面的事情你也略知一二,不知是真是假?”朱安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李在钦面色淡然,沉声道:“回陛下,臣确实懂得一二。”
一旁的宋应星和孙承宗也被勾起了兴趣,整个大明敢在皇上面前信誓旦旦保证懂农业的家伙肯定会有几把刷子。
且看崇祯的面相也不像是好忽悠的主吧。
“那朕问你,若要在陕西推广土豆,需要注意什么。”朱安将土豆的问题丢给李在钦。
李在钦想也没想,径直回道:“陛下,种土豆注意的没有太多,主要是温度问题,土豆喜凉不喜热,种植的地方温度最好不要太高,1520度最为适宜,其次是光照时间最好长一点。”
“另外,降水量要充足,不要太多,其次土壤的要求,土豆看似什么土地都能种,但恰恰相反,土豆对土壤的要求还颇高,至少要土地表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
李在钦说的随意轻松,但对宋应星的震动却是巨大,他编写《天工开物的时候,只是听说过有此物,具体的种植方法他也不知道。
百姓们对西洋作物十分陌生,完全就是按照种植水稻、麦子的经验在种土豆。
所以土豆在明朝的亩产确实比水稻高,但真的高不到哪里去,再加上不能抵税,因此少有人种植。
现在他见眼前这位中年男人说的如此轻松随意,不像是胡说道,且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土豆的习性还真和他说的相近。
朱安却道:“你说的是真是假,不许说假话。”
李在钦委屈道:“陛下,臣若有半点虚言,愿接受陛下的处罚。”
宋应星不明白朱安为什么质疑李在钦,但本着对‘志同道合’者的信任,宋应星果断说道:“陛下,臣觉得李大人说得对,臣以前一直没有头绪,刚才听李大人解释,臣是豁然开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