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在医院只住了5天就出院回家了。由于刀口还不能拆线,内外长好还需要时间,小小便在家休养。
休养期间,小小在网上查阅了乳腺疾病的一些知识。她了解到:
除青春期外,乳腺增生一般从30岁左右开始发病,之后30岁至40岁是一个阶段,多数发展成囊性增生或结节,良性居多;40岁以后开始增多并变大,有的良性开始向恶性转变,到了50岁左右,恶性可能居多,而且很少有人能逆转……
虽然小小知道网上的信息未必十分准确,但这些信息包括此次就诊和手术的经历也的确给她敲了一个警钟,尤其是大病理出来以后,病理报告虽然显示是良性,但却是那种在多年前曾按癌前病变处理的情况,好在这次手术已经把它摘除,还剩一些小的增生,问题不大。但这足以开始让小小重视起来,尤其是医生关于对她性格的提醒和病友关于她自己情绪、心态的直言表露再一次在她耳边回想,让她不得不陷入了沉思:
自己这么多年被忽视的甚至觉得不可能改变的性格、情绪和心态究竟是怎样的呢?难道真的像自己认为的是“还可以”吗?如果是,那自己的身体怎么会出现问题?
为了避免自己的乳腺疾病进一步发展,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最坏的结果,小小决定重新审视和改变自己。
为此,小小查阅了关于性格心理学方面的一些资料,从中得知:
人的性格中隐藏着很多自己看不见、弄不清楚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人的日常认知和行为,这就是性格盲点。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哈里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里之窗”理论,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窗口: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
????????————————————
别人-知道|??开放区|??盲目区|
???????|————|————|
别人不知道|??隐秘区|??未知区|
????????———————————
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是盲目区;
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是未知区。
小小望着这个窗口,心想:对于未知区既然谁也不知道,更是难以探索,恐怕只有借助心理学人士的帮助才能得知,那就先易后难暂且先不考虑。
至于性格盲点,小小进一步了解到,它正如同人们驾车时的视觉盲区,根本不知道在那个区域里暗藏着什么,如果察觉不到,如果那里有安全隐患,就会当场出事故。
在那块看不见的阴影区,恰恰是人的最大的弱点,它会使人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势和惯性,让人常常不自觉地陷入莫名的困惑中,甚至导致心灵遍体鳞伤……
发现自己的性格盲点,并学会摆脱它对人们的的支配,才会使人走出阴霾,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小小看到这里,不禁思考:“那我的性格盲点有哪些?如何才能让自己从第三视角审视自己,看到被忽视的盲点?有什么办法能摆脱掉对这种盲点的操控呢?”
此时已是深夜12点,小小却无睡意,那个“约哈里之窗”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让她开阔了视野,也仿佛给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她又不知如何走进和改变,这让她兴奋之余又不免有些茫然……
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而又容易的问题,既然夜已深,小小决定先休息,然后第二天从起床以后的点点滴滴入手,时时刻刻关注自己一天的情绪、心理状态和心态,再进行整理总结,寻求办法。
小小进入了梦乡:她梦到自己在漆黑的夜里,独自一人坐在屋顶,眼睛被布条蒙住,但却感到了月亮??和星星?的光亮,因为她一直抬头冲着光亮的方向,有一股想要拥有和探寻的冲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