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太阳,巷道边上的小草被晒弯了腰。高傲的芙蓉花树,也弯腰皱眉。皮肤被晒得好疼,独孤兰戴上草帽,一手提着公文包,跟着柯俊走到了一座漂亮房子前。柯俊用眼睛示意了一下,转身带独孤兰到村内旧房区。七拐八弯到一破房子。对着黑洞洞的门,正要开口叫,里面的人早就大声的在招呼独孤兰他们了。
走进这一家贫困户,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房子里除了一张破床和一副破沙发外,再也没什么东西了。几个饭碗、筷子和一只皱皱巴巴的铝锅放在入门的地上。苍蝇正在那里欢快的舞动着。屋里一位约六十岁的老男人正站在房子中央,向独孤兰他们打招呼。柯俊介绍,这就是村里的贫困户柯印春。独孤兰赶紧递上香烟,寒喧过后进入正题。
老人生育两男五女,儿女们都早已成家立业。老两口现在就与小儿子一家过日子。因小儿子不成器,总是赚不到钱。近几年小儿子为了生活和发展,干脆丢下两老人搬到集市那边去了,长年没有回来。所以老两口也跟着受苦受累。大儿子虽然在外做生意,但是没有孝心,长年不见寄一分钱给老两口。女儿们也都自顾自已的家,极少来关心这老两口。虽然这么多的儿女,可老两口觉得与光寡老人无异。
听完老人的自述,独孤兰感叹良多。当地就有一句名言“多子饿死父”。眼前这一家不正应了这句话了吗。独孤兰问他小儿子现在的情况。回答是现在集市里做小生意,媳妇自然也就在帮着生意上的事,孙子在镇里小学读书。
独孤兰喝下几杯茶后,对柯印春讲起了法律。从他家的情况说起,从子女们不赡养父母说起,到适用那一条法律。最后要求老人到镇法庭起不孝子孙们。虽然轻轻的讲着,还是把老人吓得双手挥个不停,不信世上有父母告子女的。这对簿公堂了,今后还算一家人么。任由独孤兰怎么解释,老人坚决就是不肯走法律程序。
独孤兰临要离开柯印春家时,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及早明确告知更佳。于是再次敬上香烟,品下老人的茶后,明确对柯印春道,根据评选为贫困户的条件标准,你家或是说你们老两口不互合条件。柯印春提出异议,就是现在形同光寡老人,怎么就不能进入贫困范围。独孤兰掏出会议笔记和扶贫文件,找出其中重点,一行一行的指着读给柯印春听。在独孤兰的耐心说服下,柯印春一时无言。但当独孤兰他们辞别走出来时,柯印春却拿着两包香烟,硬是要塞给独孤兰。这时的耄耋老人,竟然力大无穷,硬是往独孤兰口袋里塞。独孤兰无奈,只好收下。同时,在公文包里掏出四包硬包装的中华香烟,放到柯印春的茶已上,转身赶紧走出他的家门。柯印春看着独孤兰与柯俊俩出了门,他赶紧追上几步,叫住了柯俊,在那里耳语了一会。独孤兰只好在大巷拐角处等着。
这时一位五十多岁的农夫,肩头上扛着锄头正好路过这里,用很奇怪的眼光看着独孤兰。独孤兰只好对着他笑了笑再点点头。那农夫停下脚步,与独孤兰交谈起来。当他知道独孤兰的身份后,热情的递上香烟,一个真烟鬼与一个假烟鬼就在一起吞云吐雾。之后这农夫叹了口气道,以前的共产党真是好人,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人,共产党这大树靠着,没有谁硬谁软的问题。时下要是能够再来多些以前的共产党,村民就没有“比拳头大小”的了。独孤兰赶紧对他宣传了好些党的政策和法规,让他心里有什么意见、建议和冤屈都可以找有关部门寻求解决。那农夫听后只是“嘿嘿”一笑,很是不以为然。就在准备离去时,问独孤兰,村里的很多“不平事”你这第一书记能解决好不?独孤兰肯定的点点头。望着远去农夫的背影,独孤兰若有所思,这村里还存在什么“不平事”呢?
柯俊终于出来了。独孤兰与他一同走向另一家原预评的贫困户。在路上独孤兰与柯俊聊起了村里的辈序。柯俊作为新生代,对历史的记忆已不多。只知道宝印在堂,大约这么几个辈序字。到了比他年青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人认识辈序,或用辈序字来起名字了。经柯俊这么一说,独孤兰明白了村民的名字规律,对村民名字更易记住。正聊着,一位踩着破摩托车的村民正路过。柯俊与他打声招呼并赶紧问道,这时去你家里,有没有时间。在风驰电闪的摩托上飘来一句肯定的话后,柯俊领着独孤兰,朝着摩托车走过的路走去。
远远看到刚才开摩托的男人,正在解下车上的竹筐。独孤兰两人想要帮忙,被他拒绝了,只好走进他家。可能是外面太阳大,觉得他的家就像黑夜里的。不定一下睛一时还真看不清。进门只见一侧是厕所、老式灶台、床。房子的另一侧是饭桌、小沙发。房子中间的一条“路”就显得那么细长。这细长的路面上,到处是鞋子、污泥甚至筷子。走到沙发前,发现沙发上到处堆着衣服,茶几上乱七八糟的碗筷、茶杯、乘饭都有。看这样子根本就坐不下人。独孤兰与柯俊两提着三把塑料椅子,来到巷口阴凉处,坐下等着他。
放好东西的男人,双手没来得及洗一洗,只是在裤子两侧擦一擦,就赶紧坐下来,与独孤兰他们交谈。柯俊介绍说,这位名字叫柯堂木。独孤兰一听就知道,眼前这位在村里的辈份是比较小的。此人虽只有四十七岁,但看起来比年龄老多了。满头的头发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而是红的。两个眼睛陷得深深的。眼睛周围布满了太多的皱纹。强烈的皱纹线条稍远看去,像两只大螃蠏贴着脸,正捂住眼睛。红红的皮肤与这里的人不相同。所以打小有个外号叫“外鬼”。这里称呼“外鬼”就是外国人的意思。
柯堂木没上几年书,一直在家从事农业劳动。算得上村里的一把农业好手。自从分田到户后,他多转包些地种植,可收入总是不高。早年曾经想过出外务工,但放不下家中年老父母、田地里成熟稻谷。还有外出务工的路子也不好找。只好年复一年的这样子过。光阴荏苒,转眼柯堂木年过三十。在那个姑娘只看中务工的,不看中公务员的,这样一个年代里,柯堂木这种小农业生产者,更非姑娘们的菜。一年年过去,最后在隔村媒婆的帮助下,才娶上了老婆。但这个女人不知来自何方,讲的何种语言。全村上至八十多的老叔公,下至打工回村的小青年,都听不出她讲的什么。后来有人提出请柯援朝来听听,会不会是朝鲜语,可是他也听不出来。这女人个头很小,过门后也会做饭干点活,但就是性情特别爆燥。可能与无法沟通有关系。不久还生下了四个小孩,其中三个女孩一个男孩。两老人不久离去,现在就柯堂木夫妻与四个孩子六个人一起生活。
独孤兰听完介绍,找出贫困户花名册,打开一看,花名册上明确记着,柯堂木户主,家庭成员三人,分别是两个女儿和小男孩。这让独孤兰好奇怪,怎么会记录与实际人不同呢?正在发懵,柯俊解释其中的道道,柯堂木的妻子来路不明,也无法沟通,所以一直没法找到她的娘家,也就无法把她的户口迁来。后来为了生下个男孩传香火,超生了二个女孩。第一个女孩互合上户口条件,所以办了。到了生下男孩要上户口时,动了点小聪明,把多一岁的老三与男孩报成双胞胎,一同把户口办了。所以现在“外鬼”家的户口登记是四个人。实际上是六个人口。
人口增加了,但收入却一直不能增长。柯堂木一家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在村里生活着。三个女孩都上了学,给家里增添了不少的负担。最近的一次分田地,柯堂木家四个人口分到的地,还没有以前三个人时多。只好找了堂兄弟和村里外出的,商量把他们分到的地一并租给他种,这样算起来,土地面积也不外四亩多。好在堂兄弟和邻居们都不要租金,这让柯堂木日子好过一些。地里除了种水稻、甘薯,还种一些青菜增加现金收入。另外,家里养了一头猪,这是每年应付过春节或拜神的支出。
独孤兰正在低头记着,这时手机响了起来。看来电是当地电话号码,以为是谁打错了。接通后正要开口,对方传来的声音道,我是镇扶贫办的。接县里通知,今天下午二点半,在县广场大会堂召开全县扶贫大会,请你准时出席。放下电话,心想,又有什么重要精神传达,还是普通培训,这时间很宝贵的。不过还好,有些事近来要上县城找有关部门了解。独孤兰赶紧记录完柯堂木的谈话。辞别柯堂木和柯俊,回去吃午饭,向县城出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