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荟聚了天下英才的东陵会有怎样的一番前景,瑾成帝只要一想到那种盛况,心底就忍不住升起一股激荡之情。
而得到消息的京城百姓们也是同样地震惊非常。
新任的监正李家小公子要在司天监里传授他的那些神仙秘法?
真的?假的?
虽说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可自家技艺传授自家人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比如,街头的陈铁匠、街西的李木匠、城南的张裁缝,哪个不是把自己的手艺看得紧紧的,怎么可能教授外人?又怎么舍得传授外人?
可随即,百姓们又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瞧瞧人家李家小公子,到底是不一样,为人行事就是大气。那样的神仙法术也愿意拿出来传授…”这样的声音比比皆是。
当然,百姓们心里称赞李元宁此举之时,难免也会有些惋惜,可惜他们不是司天监的人,否则就可以跟着学了。
“李家小公子就是大气!”有人感叹道:“可就是有些可惜,这样的神仙术法自己不能学。”否则、即使不能学得李家小公子那样通天的本领,学得点皮毛也是好的啊。
对于李元宁而言,知识和技艺只有共享、交流、实践,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它的价值、也才能够最大可能性地将其发扬光大。
至于普通百姓们可不可以也跟着学,李元宁认为这根本就是毋庸置疑的答案。
因为她李元宁的视线从来不仅仅只锁定在司天监,她的目光在东陵、在天下、在未来。
考虑到自己准备教授科目中纷繁的类别,尤其袁家秘法中术、气、匠、医、卜、断等几大类、及每一大类里又分很多小类的事实;秉着为学者,最忌杂而不精、博而不纯的真理,李元宁建议司天监的子弟应该选择自己适合和擅长的科目。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走的更远、更深;也只有这样,技艺和术法的推广才可以更加广泛和深远。
只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实施都有个过程,现在虽只是个开始,但李元宁坚信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伴着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可以学习李家小公子那些神仙术法的消息传出,如平地一声雷,东陵百姓是彻底沸腾了。
他们的孩子竟然也能跟着学习?
这样天大的好消息!
饶是东陵百年难遇的冰寒天气,都浇不灭百姓们心头的那份火热。
毕竟,这可是关系着自家孩子前程的大事。若是自家孩子能学的其中的一二,那可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一时间,李元宁及袁家在百姓们心中的声望也顺势又上了一层。
对于传授秘法这件事,李元宁显然很用心。这段时间,她几乎都是待在司天监里,不是忙着撰写文案、教导那些弟子,就是与袁宿等人一起探讨交流教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
秉着教员们用心教、学员们认真学,大家都怀抱梦想和追求的原则,司天监的教导工作很是顺利。
学习的认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它必须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所谓风云气象、瞬间万变。面对这种情况,空洞地讲解、机械地背诵根本无用。
这样的教学必须因地制宜,以当时的天气情况为教材,让弟子们自己去感知其温度湿度、分析其中的不同点、以达到全部掌握的结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