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四月离开宋国,宋襄公于五月去世。
队伍从宋国出来向西行进,数日后到达郑国。郑文公从来都不屑于与地位卑贱的流亡者打交道,他不准重耳进入新郑,也不准他借道通校
大夫叔詹劝谏他:“臣听凡是上开启的,人都将无法改变。晋公子有三大异象,或许就是上将要开启他的。其一、古语: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母亲为姬氏,他却成为兄弟们中仅存的一位其二、上扰乱晋国,才使晋公子有机会返国夺权其三、同行中有三位以上国士级的人物追随,足可以成就大事。晋和郑为同侪兄弟,子弟往来本就应当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将要开启的人呢?”
郑文公:“寡人如果对下流亡者都要以礼相待,哪还有时间操劳后宫?”
叔詹又:“如果不能礼遇晋公子,那么就杀了他吧!不要使郑国未来遭遇灭亡的危险。”
郑文公却连杀重耳的兴趣也没有,还嘲笑他,上将要开启的,他可杀不得。
由于前行道路不通,重耳便转向南方直奔楚国去了。
一行人渡过若干条河流便来到方城山下,过方城山便是重耳曾经心思神往的古楚大地了。队伍行进在广阔的平原上,远处则是朦朦胧胧的山脉平原上开垦了大片的水田,水田里到处都是劳作的农夫。
重耳皱眉道:“楚人真是辛苦,人们为什么不把水排干了再干农活?”胥臣:“那是南方特有的水稻,在旱田里活不过五日的。”
农夫们看到这支奇怪的的队伍,纷纷挥手致意,监田的官员则跑过来对他们问这问那人们都很热心,不仅向他们赠送食物,还为他们提供住宿。
重耳:“以农为本的国家不会是凶顽之国,士民友善也不应有暴虐之君。”
队伍数日后来到郢都郊外。楚国都城的宽广令人赞叹,但是城墙的高度却使人大跌眼镜,人们从城外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普通建筑,更不要恢宏壮观的王宫了。人们觉得那城墙还没有一个领主家的院墙高。魏犨和颠颉嘲笑楚国人,他们只想着多占些地方,却没有力量把城墙筑得更高
胥臣解释道,这正是楚国的特殊和自信之处,因为楚人认为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或敢于进犯楚国的都城,所以郢都根本不需要高大的城墙。
“当然,”胥臣补充:“四十年前巴军曾攻至郢都城下。但是那次情况特殊,楚国内部有叛乱者做内应。”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