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表皮的青蔑,强度大,抗腐蚀性好,延展性也很好,所以价格贵几倍。
我问过爷爷,一般背篼都是2种竹条混着编制,在边角处,或者封口处,就用上青蔑,这样编出来的背篼使用年限会增加很久。
偶尔还会遇到专门过来定做背篼的,这种一般都是比较舍得的大户人家。
直接定制纯青蔑的背篼,不仅耗费的材料是普通背篼的几倍,连编制的时间也要延长很多。
青蔑很薄,在编制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割伤手指。
爷爷的手掌,是我见过最最让人心疼的手掌。
双手常年编制背篼,关节处布满老茧,手掌和手指上,成百上千道大大的伤痕,一层又一层的覆盖住。
特别是食指和大拇指,几乎每都是裹着胶布在止血。
老伤口愈合后,留下浅浅的痕迹,加上风霜侵袭,竹子的痂垢渗透在手心,整个手掌看上去就像黑色的蜘蛛网一样密布。
夏还好,一到冬,手掌受温差影响,裂口,流血,看的人心疼不已。
但我也帮忙解决不了问题,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老冉老都在操持着家里。想办法凭借自己所能,挣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为外出打工的孩子减轻负担。
竹子变成竹条,只是第一步,因为一个背篼需要的不仅仅是竹条。
如扁担长短粗细的竹片,被制作成背篼底部框架。
框架上用竹片制作支架,向外延伸。
编制三十厘米左右后,便会用上竹条,继续向前丰富背篼的深度。
到了口子处,便是竹丝出场的机会啦!
筷子粗细的竹丝,用来封口,紧密的将背篼口封好后,一只毛坯就做好了。
爷爷会一次性做好16个或者20个毛坯。
毛坯做好后,便是最后一步了。打墙!
所谓打墙便是在背篼底部再强化一层竹子,以防止背篼长期放在地上受潮损坏。
先升上一堆火,将背篼表面的竹丝烧制一遍,防止割手。
然后将背篼反扣到地上,背篼的底部共有四个脚,用火烤制的竹片被弯曲成底部四边的长度,分别固定在底部。
固定好后,便完成了所有工序。剩下的,便是等待专门收背篼的人上门啦。
最开始那几年,爷爷都是自己用自行车拖背篼到羊马的街上去卖。一次拉不了几个。但慢慢的,有卖家看中了爷爷的手艺,便留霖址,直接骑火三轮上门来收。
虽然一个背篼比自己拿去卖要便宜一块钱,但不用跑那么远,而且不愁卖,也是一件好事。
但其实我更希望爷爷能够少编点背篼,至少手上不再增加新的伤口。
你们可能理解不了编背篼的辛苦。大冬的时候,竹子冰冷,早上没亮,就要起来制作竹条。晚上有时候还要点着灯赶工。
大部分工序都需要在室外才能完成。又冷,简直不要太辛苦。
好在后边把厨房腾了一块出来后,爷爷晚上便能在稍微暖和点的地方进行编背篼了。而我和奶奶,也会陪着他一起话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