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大都是设计师,我想,应该都明白一门学科。”
“人机工程学。”
“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朋友肯定很熟悉。”
“我也知道,不少设计师厌烦这门学科,因为其中涉及的人体舒适尺寸因人而异,非常难把握。”
“这也是设计师考核中非常关键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椅子烫屁股?为什么有的椅子人躺上去便催人入梦?”
“为什么有的单车骑上去人体弯曲角度让你无比舒适?为什么有的单车让你坐上去有种被强女干的感觉?”
顾歌详细列出数十个案例,出口便是一一颗颗即将爆裂的炸弹,俗称嘴炮。
宛如照着十万个为什么在念书。
乍一听,似乎是在瞎扯淡,但是细想之下,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问题。
一种产品能否获得成功,研究人机工程学的步骤是不可或缺的。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不是因为顾歌说出人机工程学这五个字,而是他知道这么多案例,明显不是无脑设计这种‘不能设计的作品’。
观众惊讶,既然不是傻逼,那就是有真才实学,一时间,全都焦注于舞台上的顾歌。
开玩笑,那几百块钱的工资算什么,作为一名设计师,见证瓶颈点的产品改造是一种幸运,比如瓦特改良蒸汽机。
而见证最优点的产品改造却是一种荣耀。
因为这超出了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脑回路,这一类人,往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或畸形,或趋于完美。
终于,顾歌缓缓说出最后一个关键案例:“为什么,车体要采用流线型结构?”
这个问题简单无味且枯燥。
有观众私语:“不就是为了让车子跑的更快。”
“减少空气阻力,增强了汽车的破风能力!”
“能更自然的过渡流体,而且曲线更加优美端庄!”
“你似不似傻,汽车要什么端庄,帅、酷、夺人目光就够了。”
“可是这些案列,跟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有什么关系?”
“对啊,这TM是机器,跟人能比?”
“……”
“你们说对了,却也不对。”
顾歌笑了笑,其实台上听不到观众席的人讲话,但是顾歌猜,也猜得到不少人在鄙视自己,常识,谁不懂?
但是在观众看来,这二瘤子TM又要装逼了?
这也装的起来?
有人在电子仪器上输入流线体百科,呈现的内容跟自己的常识别无而知。
(因为节目组限制观众带电子设备,为了防止有人拍摄视频在网上提前发布)
“你们对的,是关于流线体的部分常识,你们错的,是否定了人体也像一台复杂的机器人。”
“试想,人体难道不是不像机器人一样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