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臻弄出了什么波折呢,《三国志·卫臻传》是这样记载的:“夏侯惇为陈留太守,举臻计吏,命妇出宴,臻以为“末世之俗,,非礼之正”。惇怒,执臻,既而赦之。后为汉黄门侍郎。”
有人把这理解为夏侯惇命令卫臻带着媳妇参加宴会,这个基本不是太可能,夏侯惇又不是傻缺,这样要求下属,他有脸见老曹么。再说卫臻也不会听他的,老老实实带着媳妇赴宴啊。命妇在汉时一般指是侯爵夫人,当然中国人不会可能这么呆板的,就像后世数不清的主任一样,一般大臣,哪怕没有封侯,在不较真的场合下,也会被成为命妇。所以这个命妇出宴,要么是夏侯惇让属下妻妾出宴,要么让自家女眷出宴,结合夏侯惇高安乡侯的身份,极大可能是后者,毕竟一来让人家妻妾出宴这等事不符合礼仪不说,人家下属也不乐意啊,二来他下属的级别,女眷能称命妇的怕是没有。
所以,当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夏侯惇到任陈留太守后,举荐卫臻出任计吏,因为计吏是要在秋天时进京,向朝廷汇报地方政务,受了老曹嘱托的夏侯惇很给面子,给卫臻举办了个送行的宴会,送上了父辈的期盼与祝福。就这夏侯惇还觉得不够给力,便让自己妻子也在宴会上出场来祝福一下,结果卫臻却不领情,嫌弃说这是“亡国的风俗,不符合礼法”——这特么不就是给脸不要脸么?你说卫臻这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按捺不住一个作死的心?
我估摸着,老夏听到这样的话,唯一的眼珠子都能瞪出来!没二话,以老夏的火爆脾气,直接把不识抬举小辈儿卫臻抓了起来。揍没揍咱不清楚,估计就是打一顿,那也是饱含父辈的殷切期望。
人也抓了,打可能也打了,老夏的气很快也消了,他也不能把卫臻怎么办呐,毕竟这可是老曹铁哥们唯一的子嗣,最终还是得算了。让卫臻去了中央,成了黄门侍郎。估摸着荀令君提拔卫臻这事儿,夏侯惇私下里还使力气了,不然老夏回头还要面对这个不识抬举又不能把他怎么着的作死小子,你说难受不难受?
当然,这起事件也不纯粹就是卫臻作死,夏侯惇也有过错。有汉一朝,男女之别还是要遵循礼制的。杨阜就喷过曹洪‘男女之别,国之大节’,直接甩袖子退场。当然,曹洪那个玩得比较开,被喷也理所当然。但也说明当时的男女之别,让命妇出宴显然不符合礼制。
不过说实话,曹家人貌似在礼制上面确实不怎么用心,老曹就不说了,曹二也一样的德性,曹二还是五官中郎将时,经常请府中的文学幕僚们一起喝酒作乐,玩嗨了,就叫甄夫人出来跟大家见个面,行个礼。弄得正嗨着的大家都趴地上不敢抬头。后来这事传到老曹的耳中,连老曹都看不下去了,就把唯一敢抬头平视甄夫人的刘祯给收拾了:免官罚做苦力。
就这曹二还不上心,后来做了皇帝,又与吴质等人喝酒欢聚,嗨了后曹丕又让郭后出来见吴质,还特别允许他抬头平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也难怪后来曹二能干出皇帝去城门哭丧的事儿,被孙盛喷也活该。
当然,叫女眷出来,大可能是宴会主人对客人的重视,表示‘我夫妻二人陪你饮宴,就是给你天大的面子。’的意思。《吴质别传》说“其至亲如此”,显然吴质被曹二给感动的不轻。
和吴质不一样,卫臻显然不觉得自己是老夏的狗腿子,喷老夏一脸也很正常。有老曹罩着他,喷老夏这点小事儿根本不叫事。比这大的事儿多了去了,最后卫臻不还是安安稳稳干到了司空、司徒的高位?
卫臻在担任汉廷黄门侍郎期间,发生了东郡朱越谋反案,具体内容咱也不知道,反正最后朱越的供词牵连到卫臻了。
按说这种谋反案同犯,若换成别人,早就按律弃市伏法了,但是卫臻终究是老卫兹家的独苗,就凭这一点,尚书令荀彧就不能也不敢直接定案,思来想去写了信给老曹汇报,曹老板也够义气,立刻回信做了担保人,大意是这样说的:“恩,我和你父亲共同举事,那是铁的不能再铁的老哥们,对你格外提拔重用那是必须的。开始听到朱越的供词,我就不相信,现在收到荀令君的书信,那上面把你的忠诚写的明明白白了。”
“孤与卿君同共举事,加钦令问。始闻越言,固自不信。及得荀令君书,具亮忠诚。”
就这样,牵扯到谋反的卫臻屁事没有。可能担心卫臻在中央再出现这样的闹心事儿,老曹后来还借着给献帝娶媳妇的机会,上表把卫臻留在丞相府担任参丞相军事,又追念卫兹功勋,赐封卫臻为关内侯。你说说,荥阳之战中,老卫是不是帮老曹挡了箭?
不说卫臻是不是少年热血,和年轻的曹老板一样,想兴复汉室,剪除董/曹贼,真的跟朱越有一腿,还是朱越想临死之前坑死一个算保本,反正曹操出于对故友卫兹的感激之情,
老曹对卫臻不是一般的照顾。甚至还影响了曹二。
曹二过户大汉的房本后,一群魏臣纷纷出来扮演汉黑,唯独卫臻作死之魂不息,又跳出来唱反调,称赞大汉,就这样,曹二居然还忍住了。比起另外一位功臣子弟鲍勋(鲍信之子,忤逆曹丕被诛杀,众人求情而不能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三国志·卫臻传》:及践阼,(卫臻)封安国亭侯。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在曹家有这样的铁杆大腿,你说卫臻不投靠曹老板,难不成跟着刘哥当盲流去?也许这一世卫兹不至于殒命荥阳,但卫臻也不准备作死啊,患难之中,相助之恩,想必也能够保着他小命安安稳稳了。
卫臻在襄邑老老实实,安安心心的发展生产,他心目中的未来大老板此时在洛阳却混得不甚如意。
“本初,实不瞒你说,我虽名为典军校尉,下面的左右司马却唯蹇硕那厮马首是瞻。我在军中毫无威严,行事自是缚手缚脚,又何谈将士如臂使指,去与黄巾贼对阵。”
袁家后宅里,三十出头,留着稀疏的短须的曹老板跪坐在席前,眯着细长的双眼说着自己的难处。跪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身形高大,形貌英武的微须男子,正是曹老板的发小,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
今年八月,为了分大将军何进的兵权,天子置西园八校尉,袁绍得了中军校尉,曹老板得了典军校尉,袁哥的铁杆死党淳于琼为右校尉。八占其三,袁哥这股反宦官势力按理说已经很不弱了。无奈的是,他们头顶上还有个能指挥大将军何进的上军校尉蹇硕,这让袁哥很头疼。入了秋,青、徐黄巾又开始死灰复燃,瞅到机会的袁哥心思开始浮动了,便拉来了曹老板商议事情。
袁哥的意思呢,就是接着黄巾军复起,由他劝大将军何进出面,上表请天子选派八校尉之一,出讨黄巾。一旦功成,就是比不上当初的皇甫嵩与朱儁,权位也不会太轻。到时就能与大将军互为表里,共抗十常侍之势。
八校尉中,自己不算,蹇硕那是天子心腹,不可能放出洛阳。其余六人中,袁哥最属意的就是和自己最铁的小老弟曹老板了。淳于琼倒也够忠心,就是能力上不如自己这个小老弟。到时内有自己在洛阳周旋,外有铁杆声援,他这一系怕是能迅速壮大,诛灭的宦官后,乘势掀翻何屠户那个无能之辈也不是不可能。袁哥算盘打的噼啪响,却没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向来跟着自己的小老弟摆起了困难,明显是不愿离开洛阳。
曹老板自己也难啊,自家老爹被天子一脚踢出了洛阳,曹家总得有人在中央露着面,若不然,啥时候倒了霉都不知道。再说,出讨黄巾,谁又敢保证马到功成?都想着像皇甫嵩和朱儁那样立功封侯,却没人想过董胖子要不是给十常侍送了大量财货,还想当前将军?现在怕是在牢狱里呆着呢。就算打得过又怎样?卢子干什么下场?离了洛阳,鬼知道背后会有什么人暗地里使坏。以前有老爹在前面顶着,自己可以瞎胡搞,现在老爹下了台,自己再瞎胡搞,信不信蹇硕立马就会为他叔叔报仇?
“孟德休要推脱,眼下十常侍得天子信重,日益猖狂,连何大将军都要受蹇硕那厮节制,形势危急,正需孟德领军出外,与何大将军内外呼应,以抗奸佞啊。”
袁哥很沉得住气,很有风度的看着诉苦的曹老板,他知道自己想说的话,会有人替自己说的,这不,身旁的何颙何伯求就替自己把话说了。
“非是推脱,实是军中上下不一,操无能,不敢应此大任,坏了大事。”
曹老板依旧拒绝,何伯求还待言语,却见袁绍微微摆手,也只能闭上嘴,就此作罢。
“本初,这是为何?”
看着身高八尺的袁绍谈笑风生的将小豆丁曹老板送上马车,何颙有些想不通。
“伯求,我与孟德自小长大,深知其为人,更知其志向,孟德性子狡黠,内里却刚强激烈,绝非畏险之人,他之所以不愿离开洛阳,多半是顾虑蹇硕,我又岂能强求?”
何颙:······。
袁哥你是扛把子,说啥就是啥吧,没了他曹孟德,咱还能找到别人,张屠户没了,猪肉咱得想法子照吃。
西园八校尉中,除蹇硕、袁绍、曹操、淳于琼,左校尉夏牟是袁氏故吏,根正苗红的可靠,可惜论起骑马开片的的事,他连淳于琼都不如,干不了,绍哥也不敢找他干。助军左校尉赵融是凉州人,算是士人集团的一份子,凉州乱了近百年,凉州出身的士人,在洛阳其实并不是太受大家待见,跟关东士人很难搞到一个圈子里去。赵融目前算是天子的人,找了也没用。助军右校尉冯芳就更不谈,那是曹节的女婿,是十常侍的人。说起来,他还曹操的长辈,可惜两人就不是一路人。最后剩下的,也就出身关西武人,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下军校尉鲍洪可以争取了。
绍哥为折腾他的谋划发愁,曹老板为家族安危发愁,本来小日子挺自在的卫臻,在接到三封信后也开始发愁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