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停下来后,荀文笑道:“现在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说出来,我尽量作出回答。”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一名穿着黑衣服的男生站了起来。
“荀教授您好,我是理学院数学系的大二学生。”
“你好。”
“我想问的是对于我们数学系的学生而言,您个人建议我们是做纯理论研究还是偏向应用型数学?”
“我觉得这一点看天赋,”荀文想了想道,“对于天赋很高的学生而言,做数学的纯理论研究更为合适,而天赋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来说则最好偏向应用型数学转金融。”
“谢谢!”
大二男生坐下后,又有一名扎着马尾的女生站了起来,不过她是坐在物院队伍里的,她拿起话筒道:
“荀教授,您在做科研时相信天赋论吗?”
“当然,我认为不仅是在数学这一方面,所有理科类研究领域都极为需要天赋,就如同历史的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许多科学家在年轻时就做出来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在30岁之前还没能有所成就,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成就了。”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牛顿22岁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
“1956年,34岁的杨宁和30岁的李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第二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实,大多数著名科学家都是在中青年取得了成就,或者已经为科学成就奠定好基础的。”
“所以天赋也许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
接着又有下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您觉得在做研究时独自行动还是团体合作会更好一些?”
“如果是做纯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可以选择独自行动,而如果是做具体科研尤其是大型科研项目的时候那就必须要选择团体合作。”
“这就好像许多创造力非凡的科学家会因为他们突破性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或被选为科学协会成员。”
“然而,与过去相比,这些科学家在更大的程度不是作为个体先驱者取得成就,而是作为一个科学团队的领导者获得成功;因此,他们可以被看作是利用了“大科学”优势和支持“小科学”的继承者。”
“所以从这一点看来,科研时团体合作更有优势。”
又有几名学生提问后,接下来就是记者提问,相对学生而言,这些记者的问题就明显尖锐许多。
“我注意到您戴表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