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主意识的计算机,即便顶着“人工智能”的名头,按理说,也无法与人的思维相比,这是方然以往的看法。
但话说回来,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查看提交的分析报告,并观察这一软件在网络上的行为特征,方然心生疑惑,他偶尔还禁不住会想,所谓“的自我意识”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如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短时间内无法触及的成就。
眼前,屏幕上的整齐字迹,就在透露出某种意识的迹象:
几个月来学习方然的工作模式,正式上线后,系统一开始的调查速度并不快,在旁观者看来,就好像初次接入互联网络,在试探、熟悉周遭环境那样接下来,按常规思路,尝试外联若干已知的数据节点,同时从安全措施薄弱的服务器拉取信息列表,显然是为后续的信息获取做准备。
这些步骤,和人的行动模式差不多,只是效率更高。
基础科学部的计算资源,大部分依赖伯克利的公共大型机,必然有算力波动,作为后台程序的展现出一定的智能性,会在网络空闲时大量截取数据,算力空闲时集中解密、分析处理,在存储空间紧张时则进行一次垃圾收集,很好的平衡了算力、带宽和空间,扪心自问,方然承认这是他做不到的。
即便这些工作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问题在于,人并没有那样强大的计算和记忆能力,即便清楚原理也做不来。
观察的行为,对方然来说,逐渐成为一种略带消遣的日常工作。
但重要的还是分析结果,和看似有序的行为不同,的报告,却让方然怀疑系统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站在人的立场,在初始化后调取的数据,岂但是杂乱无章,有时候简直就是毫无道理,原本布置了追踪“匿名者”的任务,但是在从联邦公民信息系统外联接口和联邦电信节点获取大量数据后,软件就进入了四处开花的工作模式,开始侵入诸如宾夕法尼亚医疗结算中心、孟山都物流体系第1437检查点、东太平洋水文气候监测站,甚至俄勒冈射电观测阵列这些不知所云的机构。
在联邦调查一个人的行踪,固然需要大量数据,但
真的需要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吗。
建立在人工智能内核之上的,一旦开始运行,身为管理员也只能看到若干接口送出的数据,对庞大软件架构内部的运行情况,即便动用能拿到手的最先进动态监控模块,面对规模超乎想象的状态码、存储器数据和访问日志,方然也只能徒唤奈何。
想一想也是,倘若这系统正在做的事,居然能被人通过接口数据分析的清楚明白,那他又要这何用呢,干脆自己操纵还更保险。
开发软件,部署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的创造者、至少也是参与了工作的使用者,却无从掌握人工智能体系的具体运作,基于过往的积累,在与打交道的过程中,方然对这类系统的黑盒子性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部分理解了为什么一部分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者,始终对心怀恐惧。
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却未必能被人控制,人工智能,原则上是存在这样的可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