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也说:“甚好甚妙,理不辩不明,事情了纸,曲直自有公论,大家对国事有什么意见,正好在报纸辩一辩。”
当下就决定号房子派人把报馆弄起来,取名叫《滑州旬报》,每十日出一期,有许多版面,前面有时政要闻,朝廷政策,后面有各地的奇闻异事,物价变动,天气道路情况等,还有滑州的生产生活情况等等。
刘禹锡举荐的一帮文人,即当记者,又当编辑,每天写稿排版,程麟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作坊军营,把每天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都摘出来,编进报纸里面去,比如某个生产队工作做的好,几天以后就能在报纸看见他们的事迹,队里把报纸珍藏起来,觉得自己这是被编进书里了,可以流传百世。
报纸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很多百姓们不知道的东西都能通过报纸传达,让百姓明白道理,报纸也能起到鼓舞的作用,生产队工坊和军营里面都暗自展开竞赛,希望自己能有突出的表现一次报纸,报纸还有娱乐的作用,很多人喜欢报纸后面的传奇故事和诗文。
而程麟,则对报纸的印制做了技术性的革新。
最早的书都是抄写的,后来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办法,就是使用木板,像刻印章一样刻成一张,然后套纸印刷,这种办法主要用来印书,印报纸因为每一张都要重新刻一板,十分麻烦。
程麟的大百科全书里记载的天朝四大发明,其中就有印刷术。
其实天朝的印刷术早就有发展,领先西方大约千年,但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毕昇的印刷术并不是最早出现的,而是这种印刷术有划时代的作用,使印刷成为简单易行的办法。
其实现代人看来,这种印刷术并不复杂,就是制作一个标准规格的木盒,然后把常用的汉字都烧成同样大小的方块,然后在木盒内排版,排好之后就可以印刷。
欧洲十七八世纪出现的铅字印刷术跟这办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天朝是用胶泥刻字烧硬,欧洲用铅字而已。
这样的办法被称作活字印刷,比最早的木板刻字印刷简单快捷了很多,效率大增。
程麟把这种办法交给刘禹锡等人,不仅印报纸,还能印书印布告,刘禹锡等人还“以权谋私”,印诗集。
程麟看了他们的诗集才知道这班文人这么能写,学的时候背的那几首,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不由得暗自感谢老师当年手下留情。
像柳宗元等人自从当了主编以后情绪激昂,每天都有那么一两首问世,晚商业中心一逛,肉串一撸,“加一首”。
总之报纸的事情办得很好,不仅是义成军军民都很喜欢,收到实效,过往的商人们还把报纸带到了周围的州郡,甚至长安。
后来李纯都知道了,派了个黄门官来问,程麟干脆给宫里送一份,让李纯也能实时了解滑州的动态。
不过金珠王子总是要求,把传奇故事那部分的版面剪给他,然后在回鹘军中念这些连载故事,听得一帮回鹘兵心痒难受,总是盼着下期赶紧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