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家异口同声。
的确公司在变大,但管理方法没更新会带来很多不便。例如上周她的招生团队需要营销部的美工出一份宣传海报。结果招生团队找到她,再由她向营销部老大打招呼,之后才能借到美工。中间的曲折传达,使得一件小事还需花长时间,因此李董才会说公司效率下降。之前公司走的是部门制风格,这种结构好处在于功能分类清晰,大家更能专注某个领域,使人才集中化。但随着人数的增多,项目的增多,部门制的缺点就渐渐暴露。由于各部门都自成一体,导致不同部门间沟通基本上等于无,一旦牵扯到跨部门的合作,就需要层层的审批,十分耽误进度。
王芳华也是提早做了功课,分析了腾跃目前的状况,提出了方案,“我们有必要调整公司结构。我建议采用混合型,就是常规下还是以部门制为主,但在启动方案的时候则采用项目制,一切以项目为主。负责人可以跨部门选好人员入组,入组后,该人员可任由负责人直接支配,不用再经过部门负责人的许可,降低沟通成本。”
“但这样,会不会有些混乱。我举个例子:假设A员工原本在营销部门负责新媒体,现在入了某个项目组帮忙撰写文案。两边的任务她都要兼顾,而万一没能力完全兼顾,只完成其中一个,那算不算她的失职?”袁莱提出自己的质疑。
“这其实是权责归属的问题。你是不是担心如果某个任务完成不了,是谁的责任?其实这事儿处理起来也很简单。成立项目组之前,负责人应当与当事人做充分沟通,让对方了解任务的轻重。这也是个双向选择。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没有其他人选,或者任务紧急的时候,应该还是以公司利益为主排优先次序。然后向上级报备自己的情况,请求支援。如果上级无能力支援,那最后完成不了的锅就是公司背了,与员工无关。这么说,你还有疑问么?”
“其实,实行什么方法都行,最重要是需要做好培训,让每个员工都能跟着规则做事。那么一切都简单很多。”孙铭前身在大型咨询公司做过,深知各种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其实大部分核心都是在于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不充足,导致公司不能闭环,总是中间脱节,造成损失。
“对的,培训也很关键,这方面就需要之后赵总那边的配合。”
“我这边当然没问题!”赵珍珍胸有成竹。
“那我没什么问题了。我觉得混合型可行”。袁莱其实也没特别倾向,只要规章制度能够条理清晰就好。不过,她也做好过渡期间会产生各种混乱的准备。
李董看大家都无异议的样子就当场拍板方案通过,并从下周开始,半个月作为过渡,之后便正式启用。
会议结束后,王芳华便率先找了袁莱了解她部门的状况。袁莱的部门人员是全公司最多,招生团队、教师团队加上其他教务之类,人数将近30人。目前都是袁莱一个人管理整个团队,负担也是不轻。
“袁莱,你先把你部门的架构发给我,包括每个员工的职能最好都划分一下,我来看看有什么调整的空间,也帮你减轻压力。”
“好的,不过最近我招生活动比较多,架构细则那些我可能要下周给您,您看成么?”
“可以,别耽误你事儿就好。做好了发我邮箱就行。”
交代完要求,王芳华就去找赵珍珍,孙铭他们聊去了。估计是需要把公司所以部门人员架构了解一番,再重新调整。
虽然是空降了一位不认识的领导,但王芳华的专业让袁莱还是心服的。她由衷希望公司可以有个质的飞跃。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