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红是个爷们,今年20岁,小学文化,亲眼见到去年底村里的支书和村长以及上面首都下来的大领导一起来到村里征地。
最后整个村子的大部分耕地都消失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也不是特别好的水浇地,要不是通州这里距离首都近,能种些蔬菜——主要是冬储大白菜的,供应首都副食,其实种地没什么盼头。
村里的年轻人其实都梦想着进厂当工人——到时候找媳妇都要容易的多,说媒的说起来也可以说小伙子是某某厂的,而不是某某村的,九十年代以前,国企工人待遇极好,就算厂长也没权利直接开除一个工人。
工人这职业还能传给儿孙,接班制嘛,反而县长不可能把县长的位子传给儿子。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一个国企工人的职位给个县长都不换。自己的孩子未来有本事考大学,未来县长市长高官也当得,没那么大本事,老老实实接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除了军队转业到地方分配之外,那就只有中专生、大专生甚至大学生分配工作,才能分配到工厂。
可不论是参军还是考学,那都是和一群人竞争。在这个一方面,马卫红根本竞争不过。
好在机会还是来了。自从那年冬天的村里大喇叭跟着报纸念叨着改革开放之后,没多久在这冬天果然来了上面的领导。并且有偿的征收了村里的大部分耕地。
征收了土地之后除了三年的粮食收入补偿之外——每人三年的布票粮票和买粮食买布的钱,上面下来的大领导和村干部还承诺到时候厂子建好了每家都会有人进厂工作,转商品粮——这其实是必需的,没了土地,又没商品粮和工作,三年后一家人岂不是要饿死。
很快建筑队在村子里被征收的土地上开始动工,并且从附近招了大量的临时工,这个时代工地上的临时工叫做小工、力工,顾名思义干的就是力气活。
技术活都是首都国营建筑公司自己带来的师傅做,这样收入明显高一截的师傅,又被称为大工。
和村里人一样,马卫红和自己家两个哥哥以及父亲四个人都跑去工地上打小工。搬水泥,拉沙子,搅拌水泥……
到了过年前,父亲身体先撑不住了,两个哥哥拿到一个月的薪水之后,也开始谋划着怎么过年。
只有马卫红年后又去工地上干了一个月。对马卫红来说,一个月能赚到120元的机会,实在是少有——工作累不过相对要赚得多一些,不然岂不是没人做了,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也是向一线和危险工作倾斜,这一百二十元中大部分是各种补助(防寒防暑户外工作)。首都国营企业那么多人,工资收入也就四十元左右然后加上各种补助。比起这些钱来,力气算得上什么,当然每天睡觉前马卫红也是浑身酸软的。
支撑起马卫红第二天还去上班的力量,是村里的小花。马卫红一直想给阿花买点什么然后告白,但是家里一直没什么钱,就算有一些,也是老爷子的棺材本,轮不到马卫红来分配的。
马卫红大哥25,二哥22,都没结婚呢。两个哥哥结婚下来,肯定要拉一笔外债的。虽然现在结婚简单,不流行旧社会那套大操大办。
不过新房子总要有吧——新人住新房合情合理,就算盖房可以找村里的乡亲们帮忙——村里一向如此管饭就行。
可是盖房的材料呢,重点是红砖、房梁都需要自己购买。而且家徒四壁谁家姑娘肯嫁过来,四大件总是要有的吧——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七十年代结婚这是刚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