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遥在一旁并未多言,直到赵县令讲完了要点,这位书生又询问了一些疑惑之后,赵县令才主动解释道:“伯爷,其实一切并无和巧妙,唯在用工二字。
他们五人是今年明年开春要去参加乡试的学生,如今正在不断练习应试的文章。”
一边,赵县令一边带陆遥和万多上了楼,而五名学生也再次伏案接着书写。
到了阁楼二层,便见有一排排密密麻麻地书架,上头堆放着密密麻麻地书籍。
二层阁楼的座位虽然没有一楼多,坐的人却是更多。
赵县令道:“这些学子还有楼上的共计二十六人,都是正在考取秀才功名的,他们也在练习应试的文章。”
罢赵县令从书架上取下一卷书,并不算厚,看起来有很重的损坏后修补的痕迹。
赵县令翻开一页呈给陆遥道:“这一卷是收录的江北省同安县前年县市前十名的文章,并附了赵某以及赵某邀请的一些同窗好友帮助批阅品评的笔记。
同安县是大周有名的文教强县,自大周开国以来,几乎每一届乡试都有人考取举人功名,近二十年间还出过一位状元一位探花。
所以同安县的县试水平极高,不过每年同安县的县试的出题都会有所侧重。
其中前年的题目较为平和中正,考生的作答也精彩而不失平稳。
研读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们打基础十分有益,所以这一册也是经常被学生们翻阅,以至于不断地损毁又修补。”
陆遥翻阅起了书架上的书籍,大多都是手写,誊抄地都是各地的各级考试的文章以及评阅笔记。
看来赵县令所用的,便是最适合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
在考试的形式和纲领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量的研习历练的考题以及答案,来总结出一定的命题答题规律,再通过这样的规律大量进行练习。
而大周近百年国内的局势都比较稳定,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四平八稳出题皆由四书五经之中摘取题目。
不过,赵县令又是如何收集到这么多考题的呢?
陆遥不禁问道:“赵县令可是如何收集到的考题和文章?”
赵县令笑道:“起初倒是颇为为难,考题一事倒是相对容易,因为历来各地院试、乡试以及京城会考、殿试的题目,都会传抄邸报。
赵某在士林还是有一些朋友,且县衙之中本来也有大量的存档。
如此一来,收集大量的考题也就不难。
不过较为难得的是收集优秀的应答文章,邸报之中,除了会考和殿试的优秀文章会传抄邸报之外,寻常的乡试院试的文章,大多都只是在当地流传。
为此赵某只能尽量的托朋友代为收集,起初的时候文章数量不足,万幸赵某的行文水平尚可,便只得自己动笔写下文章供学生们学习了。
后来万老听之后,也曾帮忙收集文章,另外本县外出为官、经商的乡党,也乐于在外帮忙收集。
久而久之,倒是收集得十分全面,也就能建立出这样一方藏卷阁,用来供学子们攻读研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