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儒雅随和镇国公 > 第173章 不拘一格

第173章 不拘一格

“山西的老西们活不下去了,整个村的后生跟着前辈去走西口,去闯那随时可能遭遇不测的北境边关,去做南来北往的贸易。

山东的汉子们活不下去了,就携家带口拼了命去闯关东,然后在寒地冻的关东扎下根,他们开垦黑土地,淘金子,打野兽剥兽皮,在深山老林成月的逛荡寻珍贵的药材!

为了活下去,为了过好日子,有什么不能做的,还在这里守着一亩三分贫瘠的土地。

盼着上掉下个婆姨?盼着满世界就自己家的洋芋丰收,然后做洋芋粉卖个好价钱?

可我看来,黄桐县的人也不是这样守旧的。

在来的路上,那么多四处贩卖洋芋粉的,有多少都是黄桐县的本地人。

只要他们还有这口求生的气在,就还有出路!”

见陆遥得激动起来,众人都被他的情绪所带动。

旋即陆遥却冷静了下来,徐徐道:“黄桐人要赚钱过好日子,就不能守在故土一直不动,毕竟这片土地已经不足以供养他们了。

除了以往外出闯荡经商之外,如今有东山开了先例,会有更多的工坊和商社出现在大周。

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凭自己的力气去谋生。”

王县令愣愣地点头,道:“不错,黄桐县之前逃荒的灾民中,有人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京城东山工坊做了工匠,他寄回来银子在家乡修了一处十分气派的大院子,把他家老父母高兴坏了。”

陆遥又道:“不过要去学做工匠,学做生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一样,能够读书写字的和不会读书写字的人逃荒出去,哪个出去学成工匠的可能性大?

大字不识一个,脑子聪明能够成为好工匠的有,但据我所见一百个里头能有几个人就不错了。

但能识字明理的,能学成手艺的却是绝大多数。

他们心灵手巧的可以学习成为工匠或者商家学徒,迟钝一些的可以做帮工,最不济才是去卖死力气。

也就是他们赚到钱的机会,比起不识字的人要大大增加。

这就要扯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宣扬圣人教化。

虽然圣人有教无类,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数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没机会读书的。

如何让穷人家的孩子能读书明理,便是改变他们命阅一件极大的事情。”

王勤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瞪大了眼睛道:“朝廷拨给的钱款有限,县治的教化之事,多是靠当地乡绅捐赠维持。

但如此一来,对于穷县就捉襟见肘了。

并且乡绅们捐了钱,首要便是照顾他们自己家族的子弟。

那些穷苦子弟便很难得到入学的机会,更谈不上读书明理。”

王勤脑袋拼命的运转,思考着其中的困难:“还有,市面上的书籍、笔墨纸砚对于寻常家庭价格不菲,哪怕一些还算过得去的人家,为了供养孩子读书,都得花去家中大半的收成。

此外大家并没有看到读书的好处,若是为了求取功名,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是在做无用功,穷人家就更加不愿去送孩子读书了。

所以要宣扬教化,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件事,一来是读书的费用问题,二来是读书的出路问题!”

众人不住点头,这位县令虽然斗不过泼皮,在为老百姓办事上却是拎得清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