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王宫很大,很华丽,里面的人也很多,关着数千乃至上万的太监宫女,后宫佳丽也有数百,而他们的存在都是为了服务一个人,北齐王。
这一代的北齐王名为赵昊,在位已有七十余年,本人也是达到了一百三十岁的高龄,垂垂老矣。
五年前的秋天,这位年过百岁的君王被一阵秋风惊扰,患上了风寒,从此卧病在床,不再踏出寝宫半步,每天靠着各种最为珍贵的灵丹妙药强行续命,而北齐国也从此再无朝会。
所以想来,五年前北齐王收走慕白的马踏飞燕图,不是因为高老头的一句话,真正的原因还是北齐王自己怕了,他卧病在床,而慕白正值壮年,手下精兵良将无数,还有军神之名,哪个君王能不担心了。
终究是怪那场秋风,把一个帝王的雄心给吹没了,让其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苦心维持自己统治的老顽固。
要知道,北齐王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代雄主,干了很多事。对内,整合了北边纷乱的少数民族,强势和唐家签订了严苛的税收协议。对外,主持修建了望南城,成为了东圣国和中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还派遣白马卫去西楚打了一架,把西楚王打得十年再不敢言兵事。
可惜,再强的帝王也挡不住时间。
现在北齐的朝局很微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迎来一场大乱,不过嘛,只要北齐王不死,北齐暂时也乱不了。
别看北齐王现在卧病在床,连维持自己日常生活都做不到,但是他依旧掌握着整个北齐国,是北齐国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王。
别的不说,光凭这一点,赵昊都能评得上历代北齐王中帝王权术最为高明的一位。
那他是如果做到这一点的了?
其实说来也简单,无非“制衡”二字。
首先是军中力量的制衡,北齐国三大卫队,不,应该是四大卫队,主要还是红龙卫永世镇守天山,已经脱钩于世俗争斗,所以主要还是剩下的白马卫,影羽卫,铁甲卫。
其中慕白和蛮砍有血仇,肯定联合不到一起,而影羽卫,高统领算是北齐王唯一信任的人了(也不知道这么两位又阴暗,又腹黑的人是怎么信任到一起的)。
除了三大卫队,各地的守军也是一盘散沙,根本形成不了气候,所以北齐国的军方力量很平衡,短时间内出不了岔子。
制衡完军方,然后就是朝堂上那些钟鸣鼎食之家们了。
北齐王对此的处理也很简单,就是不立储。
王储不立,诸位殿下为了王位肯定相互斗争,下面的百官,要么下场站队,要么各怀心事的旁观,反正就是派系林立,相互制衡着。
北齐王有四个儿子,大殿下,赵天方,是嫡长子,母系这边也没有什么势力,但是胜在其母是北齐王的糟糠之妻,得天独厚。
二殿下,赵天浪,母亲姓唐,没错,就是那个青州唐家(说起来,九缸好久都没有戏份了),所以二殿下在商圈很有名气,而且还是个不缺钱的主。
三殿下,赵天玉,其母出自北齐有名的书香门第,家里四世三公,所以三殿下在文官墨客里很有声望。
四殿下,便是那位我们已经熟悉的赵天镇,北齐王最小的儿子,但是却完全没有得到小儿子该有的疼爱。我们这位殿下的身世可曲折多了,不然也不会有一颗荡清天下不平事的正义之心。至于他的故事是什么,等他回到了北齐王都我们再聊,毕竟那个时候还可以安排他和北齐王的对手戏。
反正他大概的处境就是没母亲疼,父亲又不待见,在朝中也没有外戚支持,所以这些年他只能投身军旅,靠伤疤和战功来站稳脚跟。他也是几位殿下中唯一一位破灵境强者。
四位殿下,各有优劣,相互制衡,朝中局势也算稳定,即使他们的老子都衰老成那样了,也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说想要取而代之,毕竟枪打出头鸟,干这种事反而是在给其他几位兄弟攻击自己的机会。
对了,说错了,不是四位殿下,而是三位殿下。
因为大殿下,赵天方,早在八年前就死了。
怎么死的了?
老死的!
寿终正寝!
是不是很梦幻,老子还苟活着,儿子先老死了。
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赵天方是北齐王的嫡长子,北齐王20岁的时候就有了赵天方,满打满算,赵天方只比他老子年轻20岁。但是他老子灵法修为比他好,王宫里最好的延年益寿丹药也是紧着北齐王在享用。
于是乎,在八年前,我们这位长寿的北齐王成功地把他的大儿子给熬死了,白发人送白发人。
简直离谱。
多说一点,其实北齐王最开始也不是没有立储,毕竟立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北齐王壮年的时候,很喜欢他这个大儿子,赵天方,还是嫡长子,所以早早地就把他立为王储。
但是吧,赵天方不中用呀!
不对,是北齐王赵昊实在是太能苟了,硬生生把王储给熬死了,自己还稳坐在王座上。
心疼赵天方三秒钟。
在赵天方死后,赵昊就没有再急着立储了,他需要剩下的三个儿子和他们背后的势力相互争斗,来制衡朝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