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苏言的建议,青城百益阁阁主一脸为难。
半晌后,他才说道:“其实为这些功法大师和源器大师扬名的事,我们也曾考虑过多次,可是一直没能成功。
“小言,你可能不太清楚,万源大陆实在太大了,要想给一个人扬名,需要消耗的资源都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只是想让一个人的名字在短时间内被许多人知道,那在各地的月报上宣传一两次就能做到。
“可是月报毕竟一个月只能发两次,想要让全国大多数人记住这么多功法大师或源器大师,难度实在太高。
“在万源大陆,有人总结出一个规律,某行业的新秀几乎是名不出城,某行业的大师名字能传个一二十城就是了不起的恒久了。
“我想,如果希望这些大师的名字被更多人记住,可能只有等万言网在全国铺开,等言信几乎人手一部,然后直接给所有人群发他们的信息,可能才能勉强帮他们扬名大陆。”
苏言小声嘀咕着新秀不出城,大师传十城,没想到这个世界太大对大师们的扬名工作竟然影响这么大。
旋即,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于是问道:“话说,阁主,为何万源大陆只办月报而不办日版呢?
“将日报办起来的话,很多事情都将得到更及时更全面的宣传吧?到时候多宣扬大师们的功劳不是就更容易了吗?”
阁主看了他一眼,说道:“要办日版,其实对于现在的万源大陆来说是不太现实的。
“你想想,现在大陆的纸张光是用来记录功法、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只能算勉强够用
“若是再将月报扩展为日报,每个月一城的报纸用纸量都会提升十几倍,更不用说全国的增量了,说到底,还是纸张生产量不足。”
“原来是这样啊”
苏言随意地回了一句,便也不再纠结大陆为何补办日报的问题了,纸张产量低这种事情,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种专业的事情,也只有等专业的人才能解决了。
两人沉默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苏言有问起阁主对功法书上明明有作者名字,为何读者不会记这些名字这个问题的看法。
阁主反问一句:“你看过的功法书,作者是谁你都记住了吗?”
苏言想了想答道:“,只记住了一部分。”
“唉,”阁主叹息一声说道,“这就是了,你身为一个引读者都不愿意讲所有功法的作者名字记住,别人又怎么会花这个功夫呢?
“其实这种习惯,万源大陆上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从小时候就养成的,文院中的那些教材上都有编写者的名字,可是文院里教书的先生们不会特意去介绍这些教材编写者的信息,学生们也不会主动去了解。
“久而久之,大部分人在读书的时候就都不会去了解书籍的作者或者编写者了,他们的名声如何能被别人知晓呢?
“对于作者的信息,恐怕也只有少部分人在长大后,才会稍微多关注一下了。”
“这”听到青城百益阁阁主举的这个例子,苏言恍然大悟。
可不是吗,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编写者的名字,可仍然有超过九成的学生对这些名字完全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确实是大家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了。
所以说,一本功法的作者,大家不会主动去关注这是谁,毕竟功法书和教科书一样,属于工具类的书籍,甚至书单也是如此。
读者可以看陆仁贾的,也可以看龙韬易的。
当然,也可以看他苏言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