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一名中书省的官员在朝会等待期间,找到了于青,“今天确定要下旨了。”
“好,我知道了,辛苦你了。”于青点头回应了一下。
“廷益,”看见于青在说些什么,朱骥走了过来,“昨天听说你在政事堂大发雷霆,和崔尚书他们吵起来了,发生了什么?”
“朱兄,待会你就知道了。”于青一脸平淡的说道。
“上朝!”一声尖锐的嗓音从大殿传了出来,朝臣们陆陆续续的开始排队整列,依次进殿。
“诸卿,朕,朕有一道旨意要下。”座上的皇帝,看着有些害怕,还有一些委屈。
“宣旨吧,陛下。”摄政王笑着看着自己的皇帝侄子。
“宣旨。”
.........
朝会已经结束,于青有些惆怅地走在路上,想着今天早会宣布的旨意。
“廷益”朱骥从后边追了上来,“你走慢一点,我年纪大了,走不动。”
“朱兄,你怎么看,这次的决议。”于青问道。
“摄政王有些着急,太显眼了,”朱骥慢腾腾的说道,“这么快就开始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摆明了是冲着我们这批人来的。”
“我们还算好的了,”于青笑了笑,“你看刘将军,带兵平叛,忠军卫国的大将军,只赏了一件蟒袍,然后加封六百石,就夺了兵权,咱们好多了。”
“摄政王手段果决,接下来不知道又是怎么样的风暴啊。”朱骥也敢感慨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于青微微叹了一口气。
........
都察院
“诸位,这次中都大乱,都是因为勋贵跋扈,武臣骄横,本朝开国,是马上取天下,立国之后又战事不断,故武臣勋贵的地位一直很高,近百年来,自英宗始,开始提高文臣的地位,压制武臣勋贵,已经有了成效,已成文武并重的局面。眼下大唐兵事再起,武臣勋贵又隐隐有抬头的迹象,若是又大胜归来,我们文臣一脉又要被死死地压着抬不起头来。天子应仁厚载德,以仁孝治天下,穷兵黩武只会把大唐带向末路,本部身为言官部首,肩负上谏督导之职,诸位同僚可愿祝我一臂之力!”
说话的是大唐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是有名的清流领袖,出身寒门,为人刚直不阿,是个倔脾气,三朝元老,是个谁见了都头疼的角色。陈瑛因为早年家境贫寒,是靠同村的友邻接济才能读书科考,所以其人没有官架子,是个为民做主的清官。可是早年因为兵灾,接济自己的友邻和亲友都命丧战事,也使他厌恶武臣勋贵,也讨厌战事,曾经有指派给他做随军监军的差事,可被推辞了,原因是受不了和军中匹夫一起共事,如今,中都大乱,狼烟四起,陈瑛更痛恨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勋贵,恰逢摄政王上任,大有一整朝政的意思,陈瑛当下便召集了都察院的属官御史,准备带着他们集体去大明宫上谏新帝,肃清朝政。
“学生愿追随老师!”
“愿追随老师!”
“职责所在!愿随左右!”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