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第二次见面,苏正源不摸郑鸣脾气,但总归是位朝廷大员,还有尚方宝剑在握,按那圣旨上说法,自有先斩后奏之权,而且自己不过是个小小官匠头目,真要杀头,几乎比杀一只鸡还要容易。
许是有了这般计量,苏正源早已汗流如瀑,几乎难以站稳。
郑鸣却是旧话一句不提,先让苏正源站起身来,接着便问些新舰进度和有何疑虑之类的话题。
谁知这一问,苏正源那张红脸再次紫涨起来,那副气鼓鼓的模样,倒似有人刚刚偷了他屋里的婆姨!
熟读史书的郑鸣对苏正源这副反应一点都不意外,数千年来,从古至今,华夏自来都是这个星球上最难解读和最耐人寻味的民族。
一方面,他们极为务实,不喜空谈,但有利益所在,却又闻风而动,趋之若鹜,实用主义色彩浓厚。
另一方面,在某些重要关口和关键时刻,又不乏忠烈千秋的仁人志士,不惜一身荣华,千秋富贵,甚而舍得一身剐,便是被诛九族十族也毫不顾惜,必要坚守信念大义,虽死而不改。
便如“不灭匈奴,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便如那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还有那位七八年后,就要以身殉国的南明弘光政权兵部尚书史可法,以及那些即将血染沙场、死不降清的李定国、李来亨和郑成功们!
与其说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士人风骨,倒不如说这是蕴藏于华夏民族血液中的不屈基因与骄傲元素,上自庙堂高冠臣将,下至市肆屠狗之辈,从来不曾或缺!
即便如眼前这位仅在士农工商中,列在第三等的工匠头子苏正源,同样有其自身的骄傲与坚持。
他的骄傲来自那些屡立战功的舰船,更来自历代皇家的重视,当然也有对祖宗之法、成规之例的尊重与敬畏。
更何况,人家祖祖辈辈都是木作领域的权威大拿,平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人说个不字,可自己一来,不但没有继续称颂表扬不说,还要让人家摈弃原来的船模规范,来一场莫名其妙的头脑风暴,这事要是换了自己,想来也是不好接受。
正因透彻了解这些,郑鸣才不生气!
但,不生气并不代表就此听之任之,不再改变。
恰恰相反,郑鸣极想改造好这位舰船大师的固执脑子,只是不能硬来,还要讲究策略,花点心思,再给点时间。
于是,郑鸣绝口不提新舰之事,示意苏正源落座之后,郑鸣不紧不慢得端起茶杯,轻轻呷上一口,方才开口,转而谈起中国的船舶发展史。
郑鸣不说眼前,却忽而将视野上溯到五千多年前,先从良渚遗址的独木舟讲起,再而话锋一转至战国时期的《越绝书》中阖闾见子胥的那个故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