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猜测着杨老伯的身份时,他手里拿着两卷纸晃悠悠的走进了西洲城外的杨家别苑。
杨家别苑是中秋文会幕后组织安排的大本营,专门有一套院子给干活人用。杨老伯走进了其中的一间房间。房间中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书画作品,好些装裱师正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秋文会马上要开始了,这些作品全部要裱起来,到时候要全部挂在百花潭边展示,让参加中秋文会的客人们品评。
装裱间的主管指点完一个小工的工作,一抬头就看到了杨老伯:“二老太爷,您怎么来了?”老太爷是城主的叔叔,家主的弟弟,从来都很少出现在家族事务里,今天老太爷居然来探夜班,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杨老伯把手中的两卷纸给到了主管,“石温啊,把这两幅对联装裱上,文会的时候一起挂到百花潭边去。”
石主管接过,“二老太爷,没有问题,回头我亲自给裱上。”
“好,那就这样。”杨老伯也不多交待,给了对联转身就出门了。
石主管叫了个小工,把两幅对联打开。也不知道,是谁托了二老太爷塞进两幅作品来,以期在中秋文会出彩,结果看了落款,好像是一家人的名字,可是不认识啊。王明之、王晗之,这都是谁啊?不过,对联好,字也好,又是二老太爷直接送来的,挂的时候一定要排个好地方。
送去要装裱的对联,杨老伯慢悠悠的顺着别苑的小路散了会步,才走进了别苑中的依兰馆。依兰馆里,也是灯火通明,看到他进来,坐在东头的一个老人家笑道:“熙武老弟,舍得从你的小破摊子回来看我们了。”
“从小看到大,早看烦了,你们有啥好看的?”杨老伯撇了撇嘴,有些拽拽的说道。
“说起来还是熙武最看得开。”西边的另一个老人家说道。
“还说我呢,要不是中秋文会,我想找都找不到你们。我就在西洲城待着,你们一个大商人到处抓孔方兄,就一个卢溪茶园都能让你盆满钵满;一个号称西洲文坛泰斗,徒子徒孙到处请了去讲课;还有一个一进依兰山庄就影子都看不到,除了你的宝贝花草啥都不在眼里。”杨老伯吐槽到。
依兰馆里的四位老人。
卢溪商会的老当家,卢再祥,卢溪茶园不过是他家的一个产业,现在卢溪商会传给了儿子卢传林,他当起了甩手掌柜,可总有许多的事要搭把手,退而难休。卢溪茶园最出名的茶娘子,就是他的孙女卢雨溪。
依兰山庄的庄主,骆晓威,依兰城城主骆辰星就是他的儿子。依兰城说起来都是依兰山庄的一部分,整个依兰城都靠着山庄的花草发展,名副其实的坐地虎。依兰城,骆家就是天,即使皇命都没多大作用。
贵西书院的老山长,贵西郡的文坛泰斗,傅全艺。老人家在贵西郡可谓桃李满天下,太多的秀才举人当地官员,都是老人家的门生弟子。
杨老伯,杨熙武,他是家主杨熙格的弟弟。杨家是西洲城的巨无霸,但杨老伯知道的人并不多。家主一脉独大,西洲城城主就是杨熙格的长子。虽然西城人并不怎么了解杨老伯,但是杨熙武并非寂寂无名,他其实和袁弘文袁老山长是同科进士,一个状元、一个探花,差不多的年纪,当初可是在帝都轰动一时。杨熙武没有当帝师,却一路做到了礼部尚书,弘文阁大学士。致仕以后,他回到家乡,自然不会插手家里的内务,真的就放飞自我了。杨老伯唯一的儿子在帝都,在身边陪着他的是小孙女杨青依。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