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等着。不过我们家的后山这么些年整下来,越来越吸引人了。很多同窗向我打听,春天来时能不能来踏青。三郎,你看呢?”
“这大哥你自己做主就是了,后山又不是我的,父亲也不会驳了这些小事。”我笑着说道,又揶揄了一句,“大哥,到时候请书音师姐也来逛逛。”
“这个不用你操心,”大哥瞪了我一眼,转而又有些皱眉,“只是,两家定亲,给什么聘礼是个问题。袁先生家看不看得上倒还另说,不能给先生脸上抹黑才是。我担心父亲母亲为难。”
大哥想的也对,说起来家里确实不缺钱,可聘礼不仅仅是钱的事。没有点有文化气息有艺术性的聘礼压着,对于袁先生这书香门第来说,总有缺憾。
“当初钱公子去帝都时,带不走的许多物件挑了好多给我。大哥,走,我们去挑一点。总不能让师姐脸上无光,到时候让她帝都的亲戚笑话就不好了。”
“大哥就不客气了。”大哥也不拖泥带水,“你师姐本是低嫁,更不能让她多受委屈。”
“大哥,你以后对师姐好,她就不会委屈。”
“我会的。”大哥保证。“走吧,去叫上你二哥一起挑,看书可不差这一个时辰。”
“二哥那不是太激动了么,真没想到袁先生会相中你,我们想都不敢想。”我很能理解二哥的心情。
不仅我们没想到,太公听到这消息,也不可置信的看着袁先生,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袁先生,您是,您这是看得起我们大郎。”
袁先生摆摆手,“老太公,哪就是看得起。说起来,不过是天下父母心。”
“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自幼跟着我们,那真是在我手心里长大的。眼看着一天天大了,总是要离开父母身边,门第高亦有门第高的无奈。大郎自幼在我身边长大,人品学识我最清楚,家中又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唯一差些的就是门第。”袁先生也不端架子,缓缓跟太公说道,“这平安郡里谁不知道您这孙女婿的孝顺,家风是我最看中的。至于门第,这几个孩子争气,以后您膝下至少一进士三举人,这就够我挡住家族的风言风语。”
“袁先生,您放心。书音我们都喜欢得很,以后大郎要是敢欺负她,看我打断他的腿。”外婆开心得有些语无伦次了,长这么大,挨揍的好像都是二哥,没大哥什么事。
“袁先生,那这事就定了,明日是好日子,我请了官媒带着大郎去府上先下定。”父亲跟袁先生敲定事宜。
“好。”事情定了,袁先生也不多留,回去也有诸多事需要准备。
长辈们把袁先生送走,在厅堂坐下,还觉得象做梦一样。这中举的喜事还没消化,这门亲事就这么砸了下来,真是双喜临门。
“哦呦,我要去城里问问,这下定还好说,聘礼可不能寒酸了,让书音丫头没脸。”母亲也一下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当初,父亲娶她时什么都拿不出来,家中的三姑六婆亲戚朋友说风凉话的也不少,最后还是被太公压下的。只是这风言风语听着总是难受,可不能让书音受委屈。
“我回城去找人问。”太公当机立断,以前定亲都是差不多的人家,最多也就能有个主簿就算高攀了。可袁先生家是什么门第,平安城就没人不知道,可不能马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