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诗中云: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酪浆膻肉夸希晶,
貂锦羊裘擅物华。
种类益繁人自足,
天教安逸在幽遐。
可见自己契丹民族饮食的原始、粗放、单调。
可是随着辽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北宋往来增多,同中原人的接触日益频繁,契丹对中原饮食文化的借鉴与吸收,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以节日饮食文化为例,辽朝节日、节气,如正旦、立春、人日、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均源于中原,其食俗也多与中原有关,显然这是借鉴与吸收汉族饮食文化的结果。
除这些以外,更显而易见的,是平常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亦被汉人所同化了。以前他们契丹人一见面,两手相交于胸前,相互间不搭声,以交手礼而致问候,摆完这个造型后,便各走各道,毫无废话可言,契丹人叫做“相揖”。
可如今契丹人见面,不仅仅是做拱手打揖之礼,而且还像汉人一样,相互间点头哈腰的,甚至有话没话地搭讪一番。汉人一见面便寒暄,诸如“今天你吃了吗”或者,“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现如今契丹人也一样。
诸如此类礼节上的改变,不胜枚举。
汉文化的同化作用,可谓大矣。
“其实这些年,大辽与大宋的往来增多,同中原人的接触日益频繁,加上辽国皇帝允许汉辽通婚,契丹人也并不是完全的'汉化'。我倒觉得,而是胡汉两族,一直在相互交融。你们辽人会学习汉人的美食烹饪,我却喜欢你们的乳粥、腊肉、火锅和烧烤呢。”
怡衣望着辽国的皇宫,微笑着说道,“其实,汉族本来就没有纯正的汉族血统。如今的汉族,是中原地区华夏族群与周边民族多年融合的结果。这几百年几千年来,各民族也一直是在文明和野蛮的纠结撕缠中,汇聚成一股巨浪,而潮起潮落,循环反复。”
闻言,耶律桦目露钦佩之色。
他的慕怡衣,秀外慧中,且冰雪聪明!分析事物,总是一语中的!
话语之大气,见识之远博,格局之广阔,让人忍不住心生佩服之意,不由得五体投地!
“总之,我耶律桦甘心情愿被你慕怡衣'同化汉化'就是了。”
耶律桦在她的耳畔轻轻说道。
怡衣的心跳,顿时漏跳了半拍。
每次对于他突如其来的“深情表白”,她总是心跳加快,又甘之如饴。
呵呵。
......
两人在随侍官的带领下,继续往寿宁殿走去。
今日,辽国国君的赐婚宴请,便是在那里。
(注:过盏,即类似今之民间的“凑份子”。)
(注: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营盘,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即临时居住处。契丹旧俗,随水草,逐寒暑,往来游牧渔猎。辽建国后,皇帝四季外出游猎,朝官随行,设行帐称“捺钵”。
契丹国其实既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却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捺钵之地实际上是契丹国的政治中心、最高统治者所在地。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特别是汉民政务的地方。这是契丹立国以后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注:四时捺钵,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
关于四时捺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本作者简单说一下。
时间:
按常规,正月上旬,契丹君主的“牙帐”从冬捺钵营地启行,到达春捺钵地约住60日。
四月中旬“春尽”,牙帐再向夏捺钵地转移,在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到达目的地后,居50天。
约在七月上旬或中旬,又转向秋捺钵地。
当天气转寒时,则转徙到气温较暖的冬捺钵地“坐冬”。
契丹君主“每岁四时,周而复始”,巡守于捺钵。显而易见,捺钵实为契丹朝廷临时所在地。
地点:
史载的四时捺钵地,为圣宗朝已成定制的情况。在此之前的太祖至景宗五朝,每朝都不尽相同。
定制后的春捺钵地主要在长春州的鱼儿泺<今洮儿河下游之月亮泡>、混同江<指今送花江名鸭子河一段>,有时在鸳鸯泺<今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东南黄旗海>。
夏捺钵地在永安山<在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东境>或炭山<今河北省沽源县黑龙山之支脉西端>。
秋捺钵在庆州付虎林<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察哈木伦河源白塔子西北>。
冬捺钵在广平淀<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内容:
春捺钵为捕天鹅钩鱼及接受女真“千里之内”诸酋长等的朝贺。
夏捺钵是避暑,与北、南面大臣议国政,遐日游猎。
秋捺钵主要是入山射鹿、虎。
冬捺钵是避寒,与北、南面臣僚议论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并接受北宋及诸属国的“礼贡”。
关于具体的四时捺钵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辽史》等书上均有较详细记载,请读者朋友参照《辽史》一书,此处本作者便不赘述了。)
(注:本章节中的两首诗,一首抄自宋代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渡桑干》。另一首是宋代苏颂的《契丹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