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内容,笔者会比较克制地说,原因不必多讲。
勿喷。
--
中国足球差,很多人把一切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
对此我不太赞同。
就目前的现实提出一种假设...
若中国是一个欠发达的,完全按照市场运作,没有政府干预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人多地少,土地关系紧张…
没有球迷文化和市场基础…
所有足球俱乐部都在年年亏钱...
谁还会继续修足球场?
谁还会继续投资足球?
没人。
资本是逐利的。
资本家全去搞房地产了。
搞足球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要看运气,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影响力还是负面的,需要通过投资足球打广告?企业真不如直接做慈善公益或者买广告。
可能有资本家会投资足球,那是在圈地,那是在骗取政府补贴,也有可能是从事洗钱等不法行为…
没有体制的帮扶和补贴,没有体制的监管,允许资本家随意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兼地、做账和搞开发...中国甚至没有足球,球员全留洋好了。
我们搞足球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五大联赛的附庸,而是商业联赛和国家队齐头发展。
先进步再接轨,而不是先接轨再进步。
--
“足球是永远不可能赚钱的。”聪爸说的。
是个投资方都能看出中国的环境不太适合搞足球。
搞足球必须要政策帮扶!
愿意搞足球的企业家,必须大力支持!
政策真的给了足球不少优待。
至于行政干预足球...
至于足球俱乐部没有经营自主权...
至于“管办分离”为什么那么艰难...
咱也不清楚,反正专业人士肯定有自己的顾虑和考量。
嗯...专业人士。
中超商业联盟已经开始筹备组建,自主经营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看中超俱乐部怎么盈利了。
如果“更商业化”还是玩不转足球,可就没法再让体制背锅了。
--
搞商业足球是需要球迷基础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球迷多,体育氛围好,确实有搞商业足球的基础,但那段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摸索阶段,各行各业都不敢太出格,你谈彼时的体制对足球商业化有一些破坏,无可厚非。
可经过那段难以言喻的黑暗低谷期后,球迷热情早就消失殆尽了。
中国现今有多少球迷,有多少付费球迷?
绝对不要高估球迷的数量。
中国足球巅峰时期,还是举国体制培养足球运动员的时代。
--
年轻人没有经历过02年世界杯...
包括我。
没有一同跟随国足成长过。
没有跟着国足经历过那些悲喜交加,无能狂怒,大起大落。
那批曾经无比热爱国足的球迷已经开始变老。
年轻的球迷,形单影只,势单力薄,根本无法占据舆论话语权的高地。
舆论有多重要?
舆论对足球不好,直接影响足球未来发展。
专业的足球新闻没有市场,只能在小众的足球社区供球迷自娱自乐。
娱乐新闻盯上了“足球”这颗有缝的蛋。
拿国足调侃,煽动大众负面情绪,流量爆棚。
自媒体,别有居心的营销号都在这样干。
很诧异吧,没人止谣辟谣。
领导不会说话,他们是实干家,只看成绩。
足球公众人物不会说话,为中国足球说好话的代价太大,而且足球界缺少郎平、姚明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没人有话语权。
用幽默段子,用尖酸文章,用挖苦国足的短视频,去无情收割着吃瓜群众的流量,这是在摧毁国足的未来。
一张中国台湾媒体报道的“国足白斩鸡”照片天天被媒体拿来说三道四。
有良心的媒体不会这样干,去争取做中国球员的人物专访,去挖足球故事,正能量或许没有负面报道流量大,但有良心的人不会只追逐流量,他应该凭自己的良心去赚钱!
诚然国足存在很多问题。
但“足球”被污名化是一项社会问题
这是一项运动的损失。
提起足球,人们先想起“酒驾”,“斗殴”,“没素质”,“没文化”,“菜的抠脚”,“假赌毒”,中小学生普遍更喜欢打篮球,舆论发挥了很大作用。
培养一名职业运动员有多不容易?
你把鲁能或者恒大的足球学校名单拿出来看看,每年能踢出来几个?
小球员都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不敢犯任何错误。
年轻的球员真的需要鼓励,而且杰出的足球运动员普遍都是有“棱角”的球员。
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的球员甚至都不敢接受媒体采访。
主教练接受采访都是如芒在背,小心谨慎,不敢说错半句话。
这是球迷的胜利,舆论的狂欢。
职业球员个个都被骂得很惨,亲戚家属全被人肉出来,网友拿着球员女友的照片,一顿评头论足,说人工作怎么样,长相怎么样,还有更下流的事情,不扒出丑事来誓不罢休。
就这样下去,未来谁还愿意踢球?
人人都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足球世界需要偶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