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看着韩爌:“眼下大明的财政开源无望,不知阁老可有节流之策?”
韩爌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是因为此事,才缩减膳食开支的吗?”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这是自然。在账簿上,朕一人一日便之花费便有七百三十两,一个月便是两门红夷大炮啊。上次朕还允了熊廷弼,要给他辽东拨上三十门大炮,把建奴轰得不敢进犯。”
他叹气道:“朕没别处找银子,也只能从自己的牙缝里找补了!就这,老黄今天还跟朕哭了一场呢。韩阁老,节食一事朕心意已定,无需多言。不知阁老还有无其他生财妙法?”
韩爌听得有些热血上涌,倒是真想一杆子把账本后面的黑幕捅出来。
如此不正常的数字背后,如果不是有一大批太监中饱私囊,那他韩爌这一双老眼还真是白看了这几十年的宦海浮沉。
但他还是有些犹豫。
说吧,就是断了太监们的财路,他们肯定会在背后给自己穿小鞋;
不说吧,自己既对不起皇帝的一番苦心,也违背了自己内心深处士大夫的操守。
一时间,林礼和朱由校都注视着他,整个西暖阁里落针可闻,静的像是鬼域。
也不知过了多久,韩爌终于开口了。
“陛下想要节流,这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老臣以为,昔年青苗法这样的好方法落到实处之时却是闹得天怒人怨,施政的王安石也落得个身败名裂,三十年养望聚集的大势一朝丧尽。这不得不令后人引以为戒!节流之事须徐徐图之,望陛下三思!”
朱由校笑了,笑得不可自制,甚至笑得有些放肆。
见到朱由校笑了,韩爌也露出了一个几不可察的微笑,因为他确信皇帝听懂了自己的意思;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湿,窗外的风一吹甚至有几分凉意。
韩爌的话看起来句句是让皇帝暂时停止缩减开支的行为,但是他举的例子却很是微妙,只要细细想一下便能品出其中三味。
他向朱由校举例时,说的是青苗法。
自有明一朝以来,对于北宋变法名人王安石的讨论差不多有了定论:方法是好的,但是用人用错了。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若是被各级官员执行得当,自然是可以富民强兵二者兼得;但是坏就坏在他的命令到了基层就变了味道,使得百姓难以承受。
就拿青苗法为例,本意是让穷困的百姓向官府借钱买种子,从而可以继续耕作,待到秋收之后再向官府还债,利息不过一二分,对于穷苦农民来说是个很好的政策;
但是下级官员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利息,并强令所有农民统统借贷,从而使得青苗法被处处抵制。
王安石的失败和其下属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也是韩爌的真实意图。
王安石的下属是各级官员。那么皇帝的下属呢?
无非是宫中的内侍而已。
韩爌既不想和太监们撕破脸,又不愿违背自己的操守,所以才如此进言;看来,自己的深意被皇帝所了解了。
朱由校终于笑累了,这才说道:“韩阁老的意思朕明白了。时辰不早了,还请阁老先回值房休息。此事想要办好,还需阁老助朕!”
他看向林礼,说道:“林礼,送阁老回去。”
韩爌笑道:“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一旁的林礼倒是听得一头雾水。
为啥韩阁老明明是不赞同皇上的意思,但是皇上还这么开心?
为啥韩阁老那样说了之后,皇上还让他帮忙?
更吊诡的是,韩阁老还答应了?
他想了半天也没明白,只得向皇帝行了礼,送韩爌出宫去了。
P.S.这就是不多读书的危害...大家要多读书啊!!!
对了,最近在想以后是2000*2的更新呢,还是3000*1的更新呢?
不可避免的是..前者会把一个故事拆成两节,但是更完整。
求评论!求收藏!求推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