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润公公和闻讯赶来的大臣们听到殿内传来的笑声,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好事,好事!
见唐茹出来,一众大臣蜂拥而上询问情况。
“唐大人,怎么样啊,太女有没有说什么?”
“是啊是啊,急死我们了,您就别卖关子了。”
“太女带兵,两月不到攻降启田郡,封郡,晋文国!”唐茹清清嗓子,告诉众人。
“哈哈哈哈哈,好!”
“天佑我光武!”
“哈哈哈哈哈哈哈……”
光武上下又一次热闹起来,粮食的丰收加上战事捷报,消息传到一片忙碌的田地间,大家收割稻谷的动作都更加麻利了。
佝偻着背收割稻谷的老伯也笑起来,他身边跟着帮忙的小童是他捡到的孤儿,亲人都已饿死累死在逃亡路上,举目无亲的小童流亡到光武国,被同样孤身一人的老伯捡回家,从此老伯有了一个小孙女。
小女童也在学堂读书,这段时间农忙,学堂给夫子和学生们都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帮忙,参与农事。
“妮儿,爷爷把粮食捐了好不好?”老伯累了,就地坐在一片土里歇息,摸着女童扎了两个小辫儿的圆脑袋说。
“是夫子说的捐赠吗?捐给谁啊?”女童也坐在老伯身边,仰起还有点蜡黄的小脸问。流亡几年,短短几十天还不足以补齐小孩子缺失的营养,况且现在老伯家里也只够吃饱。
“捐给国家,军队,在外面打仗的太女殿下和士兵们。”老伯浑浊的眼望向田野,金黄的一片啊,多少年没有见过的美景如画,这副景象就是他们老百姓最喜爱的模样。
“好呀!夫子说了,太女带着士兵们在外面拼命,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他们挣来的。”小女童摇晃着两个小辫儿,认真极了。
“伯伯,你们家要把粮食捐了吗?”过来找小女童玩耍的孩童听到了一老一小的对话,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声音还挺大,一瞬间就吸引了附近不少在忙碌着的身影。
“捐?什么意思?”不少人都还不知道捐赠的意义,家里有人在学堂的就给他们解释。
“是啊,爷爷准备留下我们够吃的一些,其他的都捐给太女殿下,爷爷说他们在外面打仗,要吃的饱饱的才有力气。”女童看到有小伙伴来找她玩,站起来走到田埂上,声音洪亮。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农忙后,不少老百姓都自发留足自家够吃的,多余的粮全部带到官府门前说要捐给国家,老百姓也不懂,他们只知道有事就找官老爷,所以就全来了这里。
现在粮食量产不高,种类也少,只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光武国又因为地势和天气原因,多数地区都只种稻谷为主粮。
所以他们留下自家粮之后多余的也不会很多,但是积少成多,堆积在官府门前的百姓带来的粮食也足足有半个仓库那么多了。
官府值班人员一脸茫然,专业素养告诉他先不要慌,告诉百姓先等等他进去禀报,脚底抹油就跑了进去。
“老爷,门外好多百姓带着粮食说要捐给我们,不对,是捐给国家。”
“什么?”当官的读书人自然明白捐赠的意思,官场混迹多年的他虽只是个小官,但为官之道,从来没想过民以食为天会把自家的粮食捐了,这个时候无论在哪里,粮食就是一家人的命!
“没错,那个老人家就是这么说的,说是要捐给太女殿下,让他们吃饱了才好打仗。”
“走走走,出去看看。”
一个村传到下一个村,又传到另一座城,短短时间,各地百姓捐赠的粮食就一层层传递到都城。
不少官员看到这种情况,一拍脑袋也捐了自家余粮和余钱;商户们一看事情不对,他们经商的不能比不过脚下黄土头顶黄天的农民啊!捐!不仅捐粮食,还要捐钱,捐物!
又是不到两月时间,光武国王宫,蒙桂毅和一众大臣看着从下面递上来的报告,沉默了片刻又不约而同笑了。
全国齐心,他们也有努力干的心,人都是相互的体现出来。
空荡荡的国库日渐充盈起来,蒙桂毅大手一挥,粮食全部运往军营,一定让军人吃得饱饱的。所得银钱全部投入研究,建设,学堂,所得物品,能用的上的全部赶制为军用衣甲,武器。
其他的也自有用处。
“真是双喜临门,铁牢军骑浴血沙场,以一百九十四人战败乔国五千援军!绞敌两千人,我方重伤一百六十人,亡十人!”
蒙桂毅放下刚到的战报:“乔国降了!”
乔国是离光武国最近的一个大国,不说多强,但领土面积有光武国三倍,人多,地广,而且地势更加易守难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