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德三年的初夏,到正德四年的初夏,如松大师就在五台山附近修行。
他平素都在城镇乡村之间往返,遇到有乡民需要做法事就主动上门去做,不要任何酬劳,遇到得了病的人,就尽力救治,同样无所索取,至多吃一顿饱饭,化一些干粮而已。
如松大师一生研习佛法,也学了很是精深的医术,数年光阴治病救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病症能够做到药到病除。
虽说很多人家看病都喜欢找个老中医,最好须发皆白的那种,觉得“医生还是老的好”,因此一般不会主动让他瞧病。
他也不在意,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就主动伸出援手,长此以往,名望也积累起来了,大家都知道五台山周边有位云游的年轻僧人心地善良,医术高超,许多人甚至慕名寻找他看病。
除得了个“名医”的名声以外,如松最为人称道的,则是一颗无不包容的佛心。
佛心即大慈悲之心,遇人遇事皆心怀慈爱,不因恶人恶事而心生厌憎,也不因助人为善而索取回报,如松踏步世间,悉所见悉所做,都是怀着一颗慈悲之心。
真正慈悲的人,是能很快被人接受和颂扬的,五台山作为菩萨道场,整片地区学佛的风气也很盛。
人们都敬仰这位医术高超又心怀慈悲的僧人,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五台山附近有位慈悲的大师,虽然看着样貌年轻,但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大家都不知道这位大师的名字,因为他从来不曾说过自己的名号,于是只能叫他“大师”。人们只知道他随身带着一只小土猫,这只小猫的两只耳朵尖上,有两簇金色的簇毛。
小猫终究还是跟着如松讨生活了,如松原本以为它是只猞猁,但是长着长着也不太像,虽说一副猫的模样,习性也不似平常猫儿,起码白天不睡觉,瞳孔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也许是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物种吧,既然不知道,就还是当做猫在养。
幸好如松吃的它都吃,也不太挑食,生活环境比较安全,一日三餐都供应充分,小猫开始茁壮成长,身上那股子病恹恹的气也渐渐消失了。
不过沙黄色毛皮上那层青灰之色一直在,看来并不是什么病体的征兆,也许它本来就有这种毛色。
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松想给它取个名字,大师取名自然不同凡响,敞亮又通俗易懂,简单又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取了两个,以供自由选择:
“第一个,小青;第二个,小金。”
小青是因为那层青灰之色,小金是因为耳朵上的两簇金毛,取名途径十分简单。此时源于传奇话本小说的《白蛇记早在民间开始流传,不知道的人听了,也许会以为如松大师养了条青蛇?
当一脸得意的大师把这两个名字说道给一脸迷糊的小土猫时,它表达出了异常坚决的反对:
“喵呜——咕噜咕噜”
如松大师也不能强猫所难吧,因时制宜,产生了另一个天才的想法:
“那,你就叫‘青金’好不好呀?青金石色相如天,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哦。”
“喵呜——咕噜咕噜”
小猫不知道青金石是个啥玩意儿,但是它觉得这个名字比先前两个还要难听,不满地抖了抖耳朵。
如松这可犯难了,这么好的名字都不要,该取个啥呢?
他此时脑袋里就想着青金石了,忽然想到青金石又名“青黛”,佛家又称其为“吠努离”或“璧琉璃”,要不就从这几个里面选一个?
又一次征询意见,最终确定了“青黛”这个名字,青黛本猫看起来比较满意,它永远也不会知道,其实从头到尾,这几个名字都是一个玩意儿。
一只土黄色毛皮的公猫,叫做“青黛”,许多年月以后,青黛本兽明白事理以后,感觉到深深深深的后悔。
如松大师却很满意,对自己的起名水平更添了几分自信。
他记得哪本书里有一位名中带“山水”的秀才,起名水平就十分糟糕,常常遭人耻笑,如今对比自己,不由得欢快地笑出声来。
在山下奔波度日,他心中却不觉疲累,每当心有所悟,或者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体悟修炼时,就带着青黛回到清凉山中,与山水植物作伴,安定一段时间。
山里能吃的只有野菜和干粮,随着青黛有了自己抓获猎物的本领,就不满足于吃干硬的面饼和苦巴巴的野菜,常常自己去抓些猎物回来,还往往让如松给它烤或煮熟后再行下嘴。
如松对此并不在意,他是已经开悟的高僧,明白在其位守其规的道理,他是要遵守戒律的僧人,所以终日茹素,但是青黛是兽类,不能强行要求改变它的天性。
每次青黛两只爪子给他推过来一只烤熟的兔腿或者鸟翅膀,拒绝便是了。
…………
如松是不想吃,眼巴巴等着香烤兔腿的辛岁却是想吃吃不到。
小满时节快过去的时候,辛岁在林子里设的陷阱好不容易抓了一只肥美的兔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