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烨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人的神情,他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块玉佩上,这块玉佩,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出自于先生的手笔。无论是玉佩中间行云流水般的“烨”,还是环绕在周围的繁复龙纹,都像是先生亲手刻上去的那样,熟悉到令人心悸。
他呆呆地接过了这块玉,像是接过了先生沉重的期许,按照礼法跪在了地上,对着终于找回他、还在鼓励性地微笑着的父亲行礼:“不孝儿臣楚烨,参见父皇。”
两行热泪顺着他的眼角流下,楚烨心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泪珠欲坠不坠地悬在他的眼睫上,配上他还有些茫然的表情,显得格外可怜。太子之位抵定,群臣道贺,方才还大肆嘲讽他的人马上变了脸,口径一致地开始同情起太子殿下这些年的艰辛来,仿佛那些诛心的话语从未出现过。一时间,大殿中一团和乐,似乎所有人都真心为他的到来而高兴。
楚烨在众人的目光中微垂着头,掩住了眼中的嗤笑和不屑,真当他什么也不知道么?后院出身的婢生子,又不是什么金尊玉贵的世家子弟,摸爬滚打这么久,还有什么脸色是看不透的?就连他可亲可敬的父皇,也不过是把他当做一个延续帝国的符号而已。
在内侍尖细的“退朝”声中,楚烨捧着玉佩,挺直脊背,走了出去。出了这扇门,他就是太子了,他的便宜父皇,已经差人将他在东宫的房屋全部清理好了,就像是先生说的,一国太子,就该有太子的样子。少年清俊的脸上,泪痕还隐约可见,见宫人致礼,也只是微微颔首,但举手投足间,却依稀有了雍容华贵的皇族气度和初成气象的帝王威仪。
于是,驻扎在楚烨意识中的简荇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属于盛世明君的蜕变,少年像是一块被打磨得初见光华的璞玉。从大殿到宫门,短短几步的路程,他周身原本还略显尖锐的气势一点点沉淀了下来,古朴沉静,他眸中的戾气被幽深的眸色慢慢包裹,再无半点破绽。
简荇敢保证,若是她到来的那日,看到的是眼前的楚烨,她一定不需要其他的信息作为辅助就能轻易认出这个千古明君。帝王不怒自威的气势在他身上得到了极好的展现,微微敛衽垂眸的少年太子终于有了历史上那个淡漠理智的楚仁宗的雏形。
最后一次,楚烨回到了那个离京前与先生同住的小院里。不出他所料,此刻的小院中寂静无声,先生的书房中,笔墨俱在,甚至砚台中还留着些许半干的墨迹,只是不见了人。
他惯常用的书桌上放了封信,封口处的蜡油还未凝固,楚烨走上前去,伸手拿起信来,极小心地拆开了外封。那当然是先生写给他的信,也算是先生对他暂时的道别。
如他所料,先生只告诉他自己要去报恩,可能最近都不在京城,归期未定,却没有把自己手头处理的事务真正透露给他,考虑到他现在的处境,甚至还给他留下了相应的书籍,以指点他如何理事、治国。而在信的末尾,先生虽是犹豫再三,依旧叮嘱他处处小心。
通篇下来,除了那几句极为含糊敷衍的离京理由和“归期未定,无需挂怀”以外,竟是无一字关于先生自己的。当日,楚烨手里捏着信纸,在先生书房的窗口站了许久,最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表情中隐约可见无奈,他紧了紧手中的物什,转头离去,再无回顾。
顺天二十七年元月,楚烨获封太子,移居东宫。
顺天二十八年三月,太子楚烨建京疆商道,结束边疆物资供销不畅的问题。
顺天二十九年八月,太子楚烨奉旨前往楚州治涝灾,建堤坝,改水道,次年二月而返,楚州水患尽除,再无后忧。百姓夹道欢送,颇得民心。消息入京,帝龙心大悦,赏赐无算。
至此,楚烨的太子之位算是真正坐稳了。他的手下也已经有了合用的幕僚和作为暗卫设立的明暗阁。明阁中培养的是太子侍卫,暗阁中则是手染鲜血的暗卫杀手。
当某一日,楚烨在殿中向父皇汇报了朝中情况,踏入东宫、恰好见到背身而立的青衣人的时候,甚至怔愣了一下。他已经整整四年没有见过先生了。不像是其他活生生的人,只要他本人不愿意,温庭湛的踪迹,就是暗阁最老练的暗卫也追踪不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