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许文基又找到了一份砸洋瓦盖的活,但是这份活和以前的不一样。
以前常不为他们砸洋瓦盖的房子都是新盖的,都是顺着房盖的前后两面坡砸那个铁皮瓦垄。
这回这个活是换旧房盖,换旧房盖也没啥,都是铺铁皮砸瓦垄,可这个房子他是当初白俄时期留下来的四面坡的老房子。
常不为他们的这个县城当初还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有外国人也就是毛俄和东欧人来这里开办工厂了。
这些个毛俄和东欧人住的房子是按照他们自个儿的风格盖的,屋里有壁炉,没有炕,墙挺厚。
房盖也是洋瓦盖,但他们的洋瓦盖却是用一块一块的菱形的小块铁皮咬口拼接而成的。
整个铁皮房盖砸好之后,从下面往房盖上看,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这些菱形块都整齐成行,好看。
这次翻修,房主人要求还按照人家毛俄原来的风格恢复起来。
这样一来,那些只能照葫芦画瓢的工匠砸这样的洋瓦盖就不行了。
而且,这个东欧式建筑房顶的中央还有一个典型的欧式圆球的装饰,这下子就难住了城里所有的这些砸洋瓦盖的工匠们了。
最后,房主每张铁皮给到了平常加工费的一倍的价格,还是没人敢接这活。
许文基打听到这个活后,跟常不为一商量,没问题呀!两个人学徒时专门和许文基的师傅老魏头请教过这样的欧式带圆球装饰的洋瓦盖怎么砸。
对于许文基和常不为来说,这可不光就是好奇了,这是因为在冰都市这里,东欧风格的建筑物真是太多了。
像冰都市名满天下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就都是最典型的欧式圆顶装饰建筑。
所以,特别醉心于薄铁钣金制作技术的许文基就曾经和常不为反复的探讨研究过这样建筑物的加工手段和制作过程。
许文基的师傅老魏头当然是对这个自己非常喜欢小徒弟倾囊而授啦!
一来是对徒弟这种求学若渴的状态所感染,二来也是有着身怀绝技无处展示那种犹如“锦衣夜行”的心理。
老魏头告诉许文基和常不为:“圆顶这部分当然也得是用菱形的铁皮包起来的了,不然,和房盖就不统一了。”
“其实,包圆顶非常简单,就是从圆顶底部开始制作,用渐开式下料。”
“把每一块菱形铁皮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均匀的扩大,一圈一圈的一直包到圆球顶的最大直径之后,再用渐缩式下料而已。”
“不过,那一定得是计算要严密哦,不然会产生这一圈的菱形铁皮每一块材料不一般大的问题。”
“如果这一圈铁皮发生了每块大小不均匀的话,就会产生看上去不整齐不成行的现象了,那可就丢了手艺、砸了脸面、丢了磕碜了。”
许文基的师傅老魏头早年间是在冰都市三十六棚那里做的学徒。
那时候的三十六棚就是冰都市各种工匠们聚集的地方,最早从白俄时代开始就有了。
不过那时候的设备特别的简陋,各种机床还都是用平板皮带带动的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