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大军逐步接近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取巧,对于魏军来说,他们本就不擅长守城,况且洛阳城虽大,最多有个三万兵就可以了,多了拥堵也派不上用场,那么御敌于边境是最好的选择,何况拓拔焘的后援将至,无后顾之忧。
九月下旬,秋高气爽,这日一早伊水东岸平原上薄雾笼罩,天还没亮时就有双方游骑在旷野上游戈追逐,捉队厮杀不止,皆防备敌方侦骑靠近营寨和大军,避免被对方看出虚实。
卯时中,刘义符率部出营向北直线行军二十里,恰好与伊阙口戎城东西相对十五里,选择了一处平地列阵,以骑兵二十八个旅分为三个部份,以十八旅各一万骑分列于南北两肋,
中兵两旅重骑则与云骑左、右卫形成骑兵战斗主力,共一万三千余骑,但与魏军三万骑兵比起来仍显得单薄,而且其重骑似乎达到三千之数,单就骑兵来说,宋军完全劣势。
不过重步兵现有四个军,前军前阵二个军,两冀远程打击的车骑重弩前排外围各配一个军重步兵以加强防御,所以整体上是后方两肋为骑兵共两万五千人,两冀共三万人,中军分前、中、后及左、右厢五个部分共三万人。
这是禁军历经多年血战摸索出来的最佳配置方式,再不必局限于坡地布阵,只是骑兵和中军的人数还相对少了点,如果不外调增援就更合适了。
在宋军抵近战场时,魏军也在开出伊水东岸的大营,不过他们是向北迂回了一段距离以避开伊水河岸,并占据上风口,也抵近到宋军大阵十里之外。
以四万步军列于大营东北一片坡地上,刚好中军在高地,两冀在坡地下呈“”字形拱卫中军,骑兵则仗着优势,直接在“”尖顶点两侧一线排开,显得十分嚣张,然而其步军在坡地上,这是打算学宋军以前的策略,采取被动式迎战。
北魏虽占据黄河以北多年,却不擅经营,对步兵的使用也远远不及宋军,是以逢战必先出骑兵挑畔,或寻找突入点破阵,基于宋军的阵势,正面和两冀都在投石机和强弩的打击范围,反而是后方两肋看起来没什么威胁,比较容易下手。
不过还隔着十里呢,双方的阵形情况都是依靠战场侦骑反复刺探回禀,基本确定了魏军的初步意图。
刘义符传令三军,全军依阵形缓缓西北推进六里,隔着三四里才能真正接敌,在骑兵没有完全掌握主动之前,隔得太近很被容易被骑兵突袭打乱节凑。
这五六里地都是大片的荒原,地面枯黄一片的草丛都被牛羊啃食过,魏军占据洛阳将无人耕种的田地都废弃变成草场,以供迁移南下的部族放牧。
只在城镇附近依托坞堡翻种一些荒芜的田地,现在的洛阳周边就没什么汉人,有也只是一些乡豪小地主,而半耕半牧的胡人更多,以供魏军戍边。
清晨的伊水之畔,阵阵西南风吹散薄雾,朝霞铺满东方天际,一轮红日已经跃出地平线,将双方大军拉出两片巨大的阴影,一队早起的雁群在空中排成“人”字形展翅飞翔,向南迁徙。
魏军大阵处于西北,太阳一旦升高,光线直射是有些刺眼的,是以魏军要抓紧时间进攻,宋军大阵移到预定位置整队完毕,魏军阵内就传来一阵阵呜呜的号角声,随之骑兵开始调动,这是要准备进攻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