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钟绍京等人,全都得到了丁昊的点名举荐。
这帮缺中,有的人其实早已同李隆基暗通款曲了。
这就更令李隆基惊奇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李隆基的内心之中,就滋生出来了这样一种感觉。
正当丁昊积极为李隆基出谋划策,搭建班底之时,被吓破胆聊中宗李显终于下定决心要迁都回长安了。
神都洛阳,给中宗李显留下太多不愉快的记忆,他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了。
皇后韦香儿,在损失掉了武三思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臂助之后,在新一轮的权力瓜分大战之中,似乎是,并没有占到上风。
于是,她也想重新换一个地方,那样也可以开辟全力新空间。
与其它朝代的迁都不同,当下,可以,奉行的乃是双都制,洛阳是都城,长安其实也是都城。
再加上,两地离得基本上也不远,故而,此次的迁都并未大动干戈。
中宗李显回到长安之后,将洛阳定为了东都,许多的行政机构也依旧暂时留在了东都。
这一切,其实都是皇后韦香儿的主意。
在新一轮的权利瓜分战当中,她没有占到上风,那索性就重新再建立一套体系,这样一来,就又可以产生许多新的职位了。
这些大佬们忙着争权夺利,丁昊的提前投资,也终于有了回报。
卖掉洛水别业之后所得的一万两白银,丁昊在长安城中购置了八座闲置院落。
这一下,全部都升值了!
可以想象到,随着日后东都洛阳城中各院苑寺监的逐步回迁,长安城必定会再次寸土寸金。
中宗李显已经回了长安,他的亲弟弟相王李旦,也得到了他的许可,跟着一起回长安。
尽管韦皇后百般阻挠,可是中宗李显对自己的弟弟李旦毫无戒心。
这还得从当年起,当年李旦曾“数次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
尽管李旦称病只是给自己躲避政治风云找的借口,但他不争的性格,给中宗李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李显复辟后,感激于弟弟李旦当年让位的“义举”,便加封他为安国相王。
因此,相王李旦的地位是非常超然的。中宗李显特意让他留在京中,不令其前去就藩。
安国相王,安国、安国,当然得安在京中了!
临淄王李隆基作为相王李旦最疼爱的儿子,当年武则召李显、李旦回神都之时,李旦实在害怕,托病不能成行,李隆基便替父赴京了。
武则大手一挥,便将临淄王府设在了神都洛阳,从此李隆基只需要遥领封地事务。
这也算得上是当下的特例!
唐代前期,诸王一般会到封地去,以其封地的都督或者刺史的名义来管理当地。
确实是不能留居京城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规定,便变的也不是太严格了。
及至当下,皇子大都在京城建有宅邸。也可以通过在朝中担任官职来参与政事。
可是郡王还是不行的!
只有到了玄宗朝之后,皇子与郡王才能名正言顺的留居京城,只遥领一个封地刺史虚衔。
因此,当下的封爵制度其实已经到了由紧趋松过渡期,已经不像汉朝与明朝那般严格了。
有点类似于宋,封王在某种特殊原因之下,不仅可以不就藩,而且有时候还可以位宰辅。
相王府已经迁去了长安,临淄王府没有特旨,也就只能留在洛阳了。
韦皇后为了打压相王,故意分裂其势力,将相王的得力臂助临淄王李隆基,扔在了洛阳。
只不过,她是真没想到,在丁昊的经营之下,从此临淄王李隆基反倒成了洛阳之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