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次次求人,当然不如求己。
他的目光终于瞄向了吏部。
吏部尚书与文选司郎中,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崔玄暐志在必得。
平阳王敬晖,扶阳王桓彦范,南阳王袁恕己,就藩之前,谁不想手里抓住一点儿实实在在的权利?
他们也怕,日后远离朝廷中枢之后,遇到紧要之事鞭长莫及,都想在朝堂之上安插亲信。
四人互为臂助,开始了大肆瓜分朝中要职。
中宗李显初登大宝,千头万绪之中,事事皆依这五位拥立大功臣。
再加上,他性格本就懦弱,一时之间竟成了坐在龙椅之上的应声虫!
这日,早朝,博陵王崔玄暐上奏:“启禀圣上,近日,臣听闻,吏部尚书姚崇常常非议陛下。
还,“圣上不该将武后推行的德政一并颠覆”,这简直就是替武后在鸣不平……
姚崇这是含沙射影!
武后推行的是德政,陛下您推行的难道是暴政吗?……”
崔玄暐此言一出,早就达成共识的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纷纷跳出来言辞激烈的批判外加指责。
众口铄金之下,吏部尚书姚崇百口莫辩。
张谏之倒是站出来了几句公道话。
奈何,这四人联起手来,就是为了抗衡他这个带头大哥。
末了,张谏之终究势单力孤,不敌四人联手。
唐中宗李显点头同意之后,吏部尚书姚崇就被贬为了亳州刺史。
而空出来的吏部尚书之位,崔玄暐自然毫不客气的就举荐了自己的心腹阮蒯堪。
出于利益交换的目的,桓彦范、敬晖、袁恕己三人,自然也是一力举荐。
廷推模式开启之下,中宗李显还真就同意了。
之后,四人更是肆无忌惮,相继对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要职,发起了冲击。
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若非丁昊这个吏部郎中,尚还不是他们眼中的首要目标,恐怕今日亦难逃一劫!
惊心动魄的一次早朝终于结束了!
李显回宫之后,皇后韦香儿一边为其更衣,一边细细地询问起了早朝之上的情形。
韦香儿本就是聪明绝顶之人,李显将早朝之上的情形一复述,她心中顿时了然。
唐中宗李显,这已经是人生中第二次登基称帝了,皇后韦香儿与李显一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前半生,这一次,她绝不容李显有失。
韦香儿一听便知,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四人,这分明就是结党营私。
垢陷朝中重臣,再安插上自己的党羽,早晚势必祸乱朝纲。
念及于此,韦香儿向李显提出,从明日早朝起,她要和李显一同上朝。
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肯定是匪夷所思的事。
可是放在唐朝!武则当年二圣临朝之时,便是如此。
李显早已见怪不怪!
再加上,他向来对韦香儿言听计从,自然不会反对。
次日早朝,韦香儿开始了垂帘听政。
很幸运,丁昊因此,堪堪躲过一劫。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