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从从燕县到济阴郡路上,陈留和东郡各有两个城池被许勇占据,因此,许勇便等于拥有十六座城池,地盘扩大了何止十倍?
若非墨家有大量墨辩,加上郭谦和江华这两个老持沉稳的饱学之士,此刻的许勇,恐怕早已经顾头不顾尾,乱了手脚了。
只等到三个月之后,许勇才从忙碌中稍微闲了下来,朝廷的任命也下来了,从此以后,许勇便真正的可以被人称之为许君,牧守一方。
汉制,太守以上的官职才能称为君或者公,不过,汉末朝政崩坏,倒也没有那么严格。
而太守则掌握一郡军政,被称为府君或者郡君,济阴郡正式落入许勇手中。
而田恒,则只在濮阳保留了一部分老仆以外,举家搬往定陶。
之所以放弃濮阳,是因为东郡治所由东武阳改为濮阳。
其实先前刘宏已经有这个意思,但被张让拦了下来,如今张让已经不在,加上兖州牧刘岱乃是汉室宗亲,又是袁氏一系,他见濮阳发展得很好,于是,便从山阳郡搬至东郡,又将州治所定在了濮阳。
而且,东郡太守桥瑁也将郡治迁往濮阳。
桥瑁本是前太尉桥玄的族子,先前曾任兖州牧,后来因事被贬,等到董卓入京后,为了拉拢世家,便任命桥瑁为东郡太守。
桥玄此人,于士族中颇有声望,加上桥玄在世时,算得上士族领袖,桥瑁此人,甚为高傲。
而刘岱虽是汉室宗亲,但家道中落,但其自幼好学,拜在袁氏门下,一路青云,他能坐上兖州牧一职,除了自身的名望,还有袁氏的大力支持。
两人皆是心高气傲之辈,这加上州牧和太守本就不和,两人便在濮阳明争暗斗。
虽说许勇不惧两人,但也不愿趟这趟浑水,加上,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先投靠曹操。
而他记得,曹操崛起,便是在东郡,所以,他才放弃了东郡。
而就在许勇忙着处理济阴的时候,轰轰烈烈的诸侯讨伐董卓开始了。
兖州牧刘岱,东郡太守桥瑁,以及已经是白身的曹操,都派人来请许勇加入。
不过,许勇忙着处理事情,无暇分身,再加上他已经得知,诸侯讨董并非如同三国演义那般精彩。
有没有十八路诸侯暂且不论,袁绍并非盟主,而是一个叫做臧洪的功曹。
一开始,他不过是和他的上司广陵太守张超密谋反董,后来昭告天下之后,桥瑁诈称三公移书,袁绍加入之后,他自感名望不足,又因为他也算得上袁氏门生,便将盟主之位让给袁绍。
于是,盟军并未聚集在酸枣,而是分成三个部分,一就是人多势众的酸枣联军,刘岱,桥瑁,张邈,张超,鲍信等州牧太守聚集在此,兵力数十数万。
袁绍,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等人聚集在河北。
袁术,孔伷,孙坚等则在颍川。
没有公孙瓒,刘备等人,而且,孙坚也在长沙,虽然响应,却还未赶到。
因此,没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所以,许勇对此没有任何兴趣,还不如多多发展济阴,以然后以优势的兵力,一举荡平天下,还能多陪陪老婆孩子,不好吗?
况且,诸侯讨董卓的结局他已经知道,袁绍根本对讨伐董卓没什么意思,他的目标,是冀州。
不得不说,董卓在冀州的安排有些可笑,他不信任袁绍,但碍于袁绍的名声,将袁绍封为渤海太守,然后又安排韩馥为冀州牧,以监视和限制袁绍。
但是,韩馥不仅性格懦弱,毫无主见,还是袁氏门生,他的麾下,至少有一半的人是袁氏的门生,如此一来,韩馥不仅没有监视和限制袁绍,反而因为袁绍跳出来讨伐董卓,他也站在了袁绍这边,一起起兵。
因此,董卓的算盘全然落空。
而本来,青州牧也是想要起兵反抗董卓的,但是,公孙瓒派刘备占据了青州平原郡,而且,青州黄巾崛起,青州牧不得不出兵讨伐黄巾。
可惜,青州黄巾足足有二十万众,很快,青州牧战死,青州群龙无首。
而袁术,此人目光短浅,他不顾天下大势,只是不服袁绍,袁绍起兵,他也起,但只顾着争夺盟主的位置,根本不管董卓。
酸枣众人,刘岱和桥瑁不和,暗斗转为明争,张邈做和事佬,张超等人坐着看戏。
可以说,真正出兵讨伐董卓的诸侯,只有曹操,孙坚,河内太守王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