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上午接到职称办的电话,通知下午参加校职称评审委员会会议,王院长显得有些烦躁。如果说院里面的评审会议,他能够基本控制住局面,那么,学校开的评审会将是一场真正的恶战。参会者大多是院系一把手,个别有名望的教授只是点缀。
通知说是三点开会,王院长特意提前半小时到,想抓住机会同陆陆续续来的评委沟通沟通,诉诉苦。进门一看,向来开会迟到的历史文化学院傅院长居然到得比他还早。
寒暄两句之后,王院长正要说熊辉的事,请傅院长多帮忙,傅院长抢在前面开口了:“王兄,有个事想先跟你通个气。我们院的张华张老师,也是我读研时的师兄,五十九了,今年条件刚刚好够,到时候关照关照,拉一把。咱们兄弟之间,我就不客气了。拜托了。”没等王院长说话,就听到刘校长的声音,王院长和傅院长都转过身来同刘校长打招呼。
会议一开始,职称办邢主任首先介绍今年教师的职称申报情况。刘校长接着说,按照老规矩,先审查申报教授者的材料,看看有没有不符合条件的,有不符合条件的就直接拿下;如果都符合条件,我们再来计算一下要淘汰多少人。
人手一份申报教授者的基本条件简表。王院长看到熊辉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这个书名时,心里不免有些慌乱,生怕有评委提出质疑。好在大家好像都不在意这个书名。其实,也是王院长多虑了。几乎每一个评委所在的院系都有教师申报教授,都有要保的人,这一个环节就把不够条件的灭了,自己要保的人在下一个环节可能就更危险了。
看到大家都不吱声,刘校长又说话了:“今年文科有十五个教师申报教授,按照百分之十的淘汰率,应该淘汰一个半人,四舍五入就是两个人。大家再仔细看看材料,再仔细议议,确定你们心中相对较差的人选,然后投票表决。”
熊辉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是个硬伤,又要淘汰两个人,王院长感到压力倍增。想到院里讨论时洪教授、胡教授、高教授的反对,想到小夏的眼泪和委屈,王院长深知如果熊辉没过,回到院里实在不好交代,额头也跟着微微出汗。
在许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傅院长表达了不同意见:“百分之十的淘汰率,就是百分之九十的通过率。按照通过率计算,就是通过十三个半人,四舍五入就是通过十四个人,淘汰一个人。刘校长,教师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评个教授不容易,我个人认为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能多过一个就多过一个吧。您定夺。”
虽然各有各的心思,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评委们的想法是一致的。拗不过这些院系领导,刘校长顺水推舟,同意只淘汰一个人。
在讨论环节,傅院长率先发言:“我们院今年就张华老师一个人申报教授,张老师在教学、科研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尤其是在教学方面,特别认真,最近几年的教学考核都是优秀。他五十九了,今年不过,明年就没机会了。到退休时能评个教授,也是咱们学校对他一辈子辛勤工作的一个肯定……”
王院长怕大家都顾着同情张华,而把熊辉淘汰了。接着傅院长后面发言:“我们院熊辉老师各方面条件也都不错,他也是五十九了,最后一次机会了。”为了博取评委们的同情,王院长卖了个关子,继续说道:“有一件事,跟评职称没多少关系,不知道在这种场合当讲不当讲……”。刘校长打断他的话:“不要卖关子了。有什么话直接讲。吞吞吐吐不是你王院长一贯的风格。”于是,王院长说道:“熊辉老师还有个特殊情况,身患重病,绝症。刘校长也是知道的。”看到大家诧异的神情,王院长说出心里话:“大家看看,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能不能照顾照顾熊辉。也算是我们学校、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些评委给他的安慰与鼓励。”
刘校长未料到王院长说的是这个事,不好表态,但是,多数评委明显有同情的意思。傅院长看看王院长,有点着急,暗地里为张华叫苦。
根据潜规则,要么淘汰相对差一点的人,要么淘汰相对年轻者。既然相对差一点的人有可能通过,年轻者就倒霉。因为自己学院申报教授的小徐最年轻,经济学院的周院长急忙发言,试图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难处,只不过有的可以说出来,有的说不出来。不能让学术以外的事,左右职称评审。”
周院长话一出口,就有针对性。稍作停顿,看看周围人的反应之后,周院长又说道:“评职称,对于学校、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其严肃性不需要我啰嗦。我们院的小徐,徐明俊老师,虽然三十岁刚出头,但是,前后主持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十九篇。我看了,在这十五个人中,小徐在科研方面做得最好。我们不能让年轻人失望,不能让年轻人觉得不公平。”说着说着,周院长把头转向王院长:“王院长当年评教授就是因为年轻被刷下来,被‘平衡’掉了。这种悲剧,在我们这一届评委中不能再重演。”
周院长背后的靠山是搞经济学出身的谢校长,所以,说话一向直来直去,无所顾忌。王院长内心的痛点被戳中,表面上若无其事,略显尴尬地回应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