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马车,自有仆人帮着停在一旁,王匡手里拿着礼物通过正门向屋里走去。
萧家几近全家人都不在,萧绍携家人居住在庐墓,乃行齐衰之礼,以奠先人。
王匡来的正是恰当,萧胜前两日偶感风寒后,才回来找了医工治疗,否则还真的会白跑一趟。
“小郎来了,还带什么礼物。”萧胜脸色有些苍白,他嘴上埋怨着,但还是接过王匡的礼物,交给了一旁的管事。
借着这个机会,王匡不留痕迹的打量了一番萧胜后面的陌生男子,然后笑道:“兄长哪里的话,匡自然带不了什么好东西,你我亲如兄弟,我也只是带了些零散的吃食,这是我王家的女眷创造的,记得在使用时要加入一些糖块,此物名曰:汤圆。”
汤圆?
既然一脸茫然,不过也不能客人一直站在门庭处,一行慢慢来到了客厅。
汤圆则被管事拿走后,按照先前王匡的提示,很快拿去下锅了。
萧家大厅内,几人相互落座,短暂的寒暄介绍起来。
“差点忘记给小郎介绍了,这是我的旧识桓荣,乃齐桓公后代,祖居龙亢。现居长安,打算攒够学费后,于后年入太学。”萧胜文绉绉的说道,接着看向匡。
“这位也是我的好友,王匡,安汉公之子……”
王匡表面不露声色,点头微笑,却有些触动。
桓荣,这是一代经学大师啊!
据传桓荣年少时家境贫寒,一边求学一边打工,在大新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他却也抱着经书和学子逃入深山讲学,后来光武帝还邀请他为太子刘庄讲《尚书》,并被授予议郎。
现在的他,不到二十岁,已经慢慢长出了胡须,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青衫,但整个人却收拾的干净清爽。
从小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自律的人。
而且,桓荣也将会进入来学,是未来的同窗,只可惜不同期。
“荣见过王家小郎。”
“王匡见过桓兄。”
两人起身,各自行礼,接着三个人互相聊起了天,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尤其在王匡论到算学时,桓荣常常插嘴,大有收获,一些困扰的问题茅塞顿开,顿觉安汉公之子果然非凡,也慢慢起了结交之意。
等厨房给几人还有萧绍端上汤圆,整个厅房只剩下吃饭的声音。
作为第一次吃到汤圆的萧胜和桓荣,无不感叹此物之美味,在听到王匡说“汤圆”的巨大市场时,两人眼前均是一亮。
这王家小郎能有诸多奇思妙想,也难怪有传言说王家庄子日进斗金。
萧胜看向旁边的桓荣,再看了眼王匡,感叹道:“小郎的赚钱手段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这‘汤圆’我看就甚有前途,若是以后有了什么生意,别忘了我和桓兄。”
王匡夹着汤圆的筷子微微一顿,这萧胜也想要入伙?
但萧家的底蕴还在,长安各处也有不少的商铺,不像是缺钱的。他很快回过味来,萧胜粗中有细,真实的目的是想把桓荣拉进来,解决他的经济危机。为了照顾好友的自尊,不使之抵触,才出此下策,故意说了自己。
岂不知,萧胜之举正中王匡下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