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副科长的教诲,乐阳表面上谦虚认错,心里却把所有的怨恨强加到念国的身上去了。当然念国自己并知道,自己被人表扬的时候,却给自己招来了一个心怀怨恨的敌人。
念国在林科长带领下,向基建科的办公地走去,基建科可以说整个建设的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整个基建科就在工地的旁边,以便于施工管理。基建科的人整体相对比较务实,因为整个施工容不得半点马虎,主体的结构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后续的施工都是白搭,肯定要出偏差,严重的还会引发事故。
林科长向着基建科长打着招呼,基建科长是一个五十几岁的年长的人,虽然带着一副用胶带打着补丁的眼镜,但是眼神里却透露出来睿智的光芒。
他正在和人说着话,安排着工作,听到林科长的招呼,却头也没抬的,用手示意等一下。然后又和那个人在哪里嘱咐着,林科长有点尴尬,摆明这个实权的基建科长不卖她的面子。
林科长只能尴尬的对念国说“呵呵,小董同志,李科长不但是我们基建科的科长,也是整个工程的副总工,那可是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是好不容易厅里挖来的专家人才。”明眼告诉念国,人家的是高级职务,我和他不能比,所以人家不理睬我。
念国很理解的微微笑笑说“林科长不打紧的,等李科长忙完吧!”,然后驻足在旁边听着李科长和另外的人在讨论,关于木料如何防腐的问题,因为西北比较干燥,很多外围维护结构的门窗之类的问题,都涉及到防腐的问题。
这个其实是念国的本行,但是念国听到他们商讨的还是蛮专业的,是自己没有怎么接触过的先进的科学方法,自己的方法都是师傅那里传来的老方法未必能看到上,所以就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算是一种学习。
李科长听着对方在哪里说了几种方法,好像除了油漆就没有太好的方式了,他是结构工程师出身,懂得建筑的结构和设计,但是对木料的在结构中的材料的表面应用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业术业有专攻,所以叫来的人是相关的木工组的一个主要的工程师。这个人对于这些东西有着很多的文化知识底蕴,但是对现实中材料的应用也是没有很好的方法。
足足等了五分钟,李科长这才反应过来,旁边站在的林科长,像是刚看见她一样。突然问道“林科长你来了,你找我有事!”
林科长一听,得了,这李副总工看来刚才基本就是忽视了自己的存在。但是人事的科长那可是八面玲珑的人物,还是带着微笑讲念国介绍给了李科长,还着重的说了念国的事迹,李科长侧耳认真的听着,但是听到关于念国什么打狼英雄之类的,明显显得不耐烦,随后很直接的问了一句“那这位小董同志,业务上能不能行?我们这个是重点工程,需要的是有真本事的人,其他的荣誉很重要,但是手上有真才实学现在对我来说才最重要!”
林科长看来已经很熟悉李副总工的风格,然后朝着念国看过来,念国一看也明白是要自己表态,虽然这位老科长说话不咋地好听,但是说的句句属实,倒是蛮合念国胃口。
因为师父从小就教育他们,说谁都会,做不一定谁都能做好,所以手艺人靠的的实力,而不是嘴皮子。
念国对李科长恭敬的说道,“李科长,我没什么文化,不过我从八岁开始和师傅学习土木结构的建筑施工,从一般的木工基本手艺,榫卯技艺,雕梁画栋,再到木结构的承载力构件制作说不上精通,但是十几年下来也盖了十几座宗祠和参与了三四个寺庙的修建。”
李副总工原本以为上面给安排了个引荐的的一个是关系户,或者是个带着光环的榜样标兵而已,没想到来了个土八路的实干派。
顿时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马上抛了问题出来“哦?小董同志看来还是个民间的手艺人出生!那我想请教一下,你们那里江南的如何做木材表面防腐的?”
念国此时把他的毕生所学侃侃道来,包括对木材的材质的勘察,什么木种适合那些部件的加工,木头的年轮属性,阳面阴面木头的属性与加工,木头的湿度和温度对木头的属性变化,包含师傅传承给用桐油防腐的技术,等等一系列的算是传统木匠工艺的手艺,如数家珍一般的简单阐述了一遍。
刚开始还是几个科长和一旁的人,一会身边聚集了好些个技术人员,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因为这些很多都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得到的,这个是汇聚了几千年中国古代木工手艺的精华,是一代代木匠手艺人从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虽然念国只是阐述了一些皮毛,但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叹服。
特别是李副总工,他作为副总工和基建科长,真的很喜欢这样有传承的匠人。
难得的李副总工没有反驳或者刺人,听完后,脸上带着肃穆的表情,认真的对着念国说“小董同志,受教了!你师傅一定是一位木匠的大家,你所得的木工知识非常的系统化,而且包括了土木结构的知识应用,了不得,了不得呀,哈哈,真的是高手在民间了。我今天算是当了一回学生,哈哈,林科长你可给我找了个好人才呀。”
李科长一改往常的不近人情的作风,对林科长的推荐,给了个大大的赞!林科长几乎没有被这位冷面包公给表扬过,没想到这次这位小董同志,李副总工给了如此高的评价,这是让她始料不及的。不过不管如何她带了的人给她似乎长了面子,林科长还是很开心的。
周围的人也都是大跌眼镜,何时见过李科长这样褒奖过一个人,都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普通的男子。还有几个姑娘在哪里指指点点的,还不时的嬉笑着。
念国倒是真没有显摆的念想,他一直把师傅的荣誉看的很高,所以为了不辱没了师傅的传承,所以才开口说了刚才的一席话。
而李科长毕业清华,当时有中国建筑行业的泰斗在校园里做过演讲,期间对于游历中国大好河川时的古建筑推崇备至,也提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良工艺源于一代代的能工巧匠的历代传承,所以李科长对于古建筑的工艺一直是很重视的,今天巧遇到一个民间的巧匠的后人,而且从整体的阐述上让他收获匪浅,所以才有如此的评价。
李科长拉着念国就往办公室走,后面几个共事的人也赶紧跟着,林科长一看,得,又没我什么事情了,把我撂哪里,我还是自己走吧。
几个人进了办公室,李科长将图纸拿出来了,在设计木结构和制作的地方和念国讨论起来,念国也没有谦虚的,有一说一,会的就讲,不会的就直言不违,很对李科长的脾气。几个人在办公室讨论了局部的材料用材属性,表面的防腐处理,包含了气候等等,一席谈话让所有人都受益匪浅,包括念国自己,觉得李科长的的知识储备简直是太全面了。就是碰见李科长不擅长的东西,一点他就通,难怪是中国顶级学府出生的高材生。
李科长在彼此的交互中,越发觉得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的日常积累的施工经验极具实战价值,而且对于很多学术的上的东西,虽然不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方向上一点就能找到规律,要不是念国自己介绍没上过学,他真的是认为是一位经验的丰富的土木建的工程师,而且比很多光有书本知识的工程师更有实操上的经验。
两个人,一老一小简直就像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师傅和徒弟,或者是至交好友。
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到了饭点不是有助理来喊,几个人还意犹未尽呢。最后李科长拉着念国去食堂请念国的吃了他来这里的第一顿饭,虽然只是白菜土豆揪着馒头,但是感觉吃的很踏实,很满足。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