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想要解决度量衡的问题,的确很麻烦。
倒也难不住郑坤。
按刚才测定的浓度,选出一堆大小不一的陶罐。
郑坤在这些罐子上分别开始作画。
大罐子就画上大动物。
小罐子就画上小动物。
又分成两组。
大的一组装卤水,小的一组装干盐。
大概的回想了一下,感觉这次猎获的动物基本上都画到了。
告诉亲卫们。
让他们找工匠,立马复制描画一批,分别送到加工场所。
让他们按照陶罐上所画的动物。一头兽就放一罐卤或者一罐盐。
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结果新的问题又来了!
同种动物,个头也会有大有小。
唉!
麻烦。
真麻烦!
人族大殿外,堆了一大堆捕获的猎物。这是准备在人族庆功大会上给大家做美食用的。
领着100多个亲卫走到那堆猎物前,郑坤亲自上前归了个类。
以罐子上画的动物为准。
把其它那些个头大小差不多的动物,全部谁放到一起。
看亲卫们都弄懂按照体积大小统一分类的原则。
直接让他们亲临现场,手把手的教会其它野人。
这一轮安排,让郑坤费尽了心思。
让郑坤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才在陶罐上随手的一画。却在华夏远古埋下了彩陶文明的种子。
当蓝田邑的匠人们,复制描绘出一大批陶罐后。郑坤亲手绘制的那批陶罐,成为制陶艺人的圣物,竞相模仿。
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技巧越来越娴熟,色彩越来越灿烂。
彩陶。
就这样被郑坤在无意中揭开了她的神奇面纱。
这种带画的陶制品,迅速传遍中州大陆。
那曼妙的身姿,斑斓的色彩,拙朴的构图,神秘的符号,流畅的线条,成为这个时代,人族文明的共同符号。
也向后人展现出,华夏文明即将迎来井喷似的迅速发展。
郑坤跟本就是无心之举。
哪里会去想什么彩陶不彩陶的事。
安排完手上的这些事。
郑坤这会儿极为感慨。
在远古,想干点事怎么这么麻烦?
看来得找机会教这帮野人一些最基础的知识。
不然以后随便想做点什么事情,都会像今天一样,步履维艰。
可是从哪儿教起呢?
按《三字经》的方法来?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南北,曰西东。曰春夏,曰秋冬。曰木火,土金水……
好像,在这个时代不太行得通。
现在还没有数字,没有文字。
甚至于连符号都还很少很少。
要让这帮野人理解一而十,十而百。
那就得告诉他数字是什么?
这些数字对应的符号是什么?
这些数字为什么要采用十进制?而不用二进制等更简单的其它进位规则?
就如后世,连华夏的计量单位都没有绝对统一。
中原区域,采用市斤计量。
少数民族区域或边境区域采用公斤计量。
港澳台的一市斤,大概是内地的一斤二两。
国外的计量单位更让国人抓狂。
一英里,一海里,一盎司,一品脱等等,全是些有零有整的数字。
如果不经过专门学习,你很难把这些计量单位换算成自己习惯的数据。
换位思考,你就能理解野人们为什么听不懂这些后世最基础的知识了。
这个时代还在结绳记事。
让一帮超过两位数以上就能自己把自己绕迷糊的野人,一下子学会这些东西,真的太难了。
凭空把将近一万年以后的普世知识,一下子灌输给这些还没有进化完全的野人,他们根本听不懂。
你说人族的十多位国主,一百多位邦主,还有那几个将军,不是都挺聪明的吗?
这些人几乎都是娲皇亲手捏出来的精英好不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