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距离“卫岗乡”不过数十里,快马加鞭不消半日即可抵达。
高远并未去找寻谢岩,而是直接进了学堂,在他看来,李绩提到“军事兴班”决不会是无的放矢,定有缘故。
许恢怎么也想不到,“兵部左侍郎”高远竟然会来向自己询问“军略”,且明确说了可以给几天时间。攫欝攫欝
许恢觉得,这也太奇怪了些,难道朝中那么多大将军都是摆设不成吗?
不管能不能想得通,事,推辞不了,毕竟高远主持学堂时对许恢诸多关照。
亲自送高远离开学堂后,许恢直接去“官衙”,他得当面询问谢岩对于西域的看法。
“公事房”里,谢岩静静地听许恢说完之后,不禁笑道:“吾以为,此乃好事,许兄当尽力为之。”
许恢道:“此事关乎朝廷方略,许某人微言轻,才疏学浅,倘若有违朝廷之意,岂不会累及高侍郎。”
谢岩明白,许恢是担心自己弄得不好,牵连到高远,于是说道:“依吾之见,许兄提出方略,不论朝廷是否采用,皆属为国之举,岂会连累旁人。再者……”说到此处,他停顿片刻后,又道:“军中在学堂设立‘军事班’,专为教授练兵、军械及兵法,许兄报国之志当得以张,然军中无功者不易服众,此番高侍郎所提之事,应是一个契机。”
短短几句,听得许恢既是兴奋莫名,同时又有些心下忐忑,什么叫“设立军事班”?那分明就是一个小型“军事学堂”,不用想也知道,自己最低也是授课先生之一。在军中,资历为先,有功者为尊,若无足够功勋,想要那些上课的军人们老实本分都难,更不用说其他了,而高远这一次提出的事情,的确是个很重要的机会,只要最终朝廷采纳,那就是大功一件,不仅能够证明自己的才华,更可以成为一种资本,绝对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但凡事皆有两面,如果办不好,朝廷不采纳呢?许恢不免又在心里纠结起来。
事实上,自许恢说出高远前来征询“西域方略”一事后,谢岩隐约意识到,事情可能不那么简单,按道理来说,即便高远想找人征询,也应该找自己才是,怎会去找许恢?太过反常的事,必定有隐情。厺厽 九饼中文 9bzw.com 厺厽
虽然一时间想不出根本原因,但谢岩觉得,适当帮一下、提点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怎么说,“军事班”开设,是整个“军制”变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好不容易等来李绩支持,断无理由错过。
因此,谢岩又一次主动开口问道:“西域于我大唐,许兄以为,重要否?”
“‘西域’连通东西,可谓重要至极,断不容失。”许恢很肯定地答道。
“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无外军、政两方,‘军’从来都是在‘政’先,为何?无外无‘军’之保护,‘政令’难以畅通,既如此,以许兄之见,朝廷当如何护佑‘西域’?”
许恢想了想,道:“‘西域’太过广大,胡人部落分散各方,历来叛乱层出不穷,若要长治久安,当驻重兵以摄宵小。”
“驻重兵?”谢岩奇怪地看了一眼许恢,问:“许兄随冯县男万里远征,难道不知那里详情?试问,粮秣如何跟得上?难不成让我朝军卒也去放牧不成?”
“县子误会了。”许恢急忙解释道:“许某所言‘重兵’,实指‘精兵’,拥有乡里装备的军卒,步骑混编,两万足矣。”巘戅九饼中文巘戅
谢岩不动声色,继续道:“朝廷尚无余力,换装边军。”
“无妨,大军驻守‘西州’一线,进可攻退可守,再者,朝廷驻军‘波斯’已成定制,许某计算过,每年都会有一支精锐骑兵途经西域,他们即为朝廷最佳的流动战力。至于边军,虽难以换装,但西域不缺牲畜,故可以装备大量廉价的‘野战防御器具’,以便战时自保,等待朝廷大军。”
“既有城池,何需野战?”谢岩很不理解地问了一句。
“据城死战,乃下下之策,大战初起时,朝廷大军增援不及,上策当为‘出城迎战’,在野外钳制敌军兵力,西域之地,无险可守,故以往难以实施,如今不同,只要物资足够,野外同样可以坚守,一支千人小队。即是一座小城,以胡人蛮夷之战力,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决计难越一步!”
“说得好!”谢岩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跟着道:“仅以‘军略’而言,许兄谋划足矣,若再辅以其他,当可以呈高侍郎。”
“其他?”许恢愣了一下,以带有明显不解的眼神,看向谢岩,同时问道。
“故纸堆中,定有答案。”谢岩如此一说,还真不是“卖关子”,对于前汉经略西域的具体做法,他仅有一个大概印象,所以只能作出点提示而已。
强大的国力,勇猛的战士,加以灵活多变的手段,那才是真正统治西域的最好“策略”,尽管谢岩从来没有专门思考的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大汉王朝直到国力衰弱的末期才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那么,在此之前,定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所以他给出了“提示”,就是希望许恢能够从中汲取经验,从而给朝廷呈报一个最实用的“策略”。
许恢并不笨,他回去以后很快便琢磨出了谢岩的意思,只是他读书不多,实在不知从何入手。
好在,许恢身在“皇家卫岗学堂”,又是“军事兴班”的先生,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容易可以去询问旁人,甚至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学生们……
很快,“军事兴班”全体学子们都知道了朝廷“征询策略”一事,于是所有人都拿出了无比高涨的热情,开始翻阅典籍,提出设想……
人多的优势再次体现了出来,许恢个人的构想,在参与学子们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对于前朝往事所知甚少的缺憾,在学子们的查阅之下,逐渐得到补充,完善,慢慢的,一个完整的“大唐经略西域策书”——成了!
几天后,高远拿到了许恢亲自送到府中的“策略文书”,先是仔细阅看,而后又作了详细询问,待彻底了解文中思想及内容后,终于觉得没找错人,可以向皇帝交差了。
两日后,即“十日期限”的最后一天,高远于朝会之上,当殿呈上奏疏。
李治当时并未细看,而是于散朝后,召集众宰相及“兵部”官员连同军方的几名大将军齐聚“贞观殿”。攫欝攫欝
一番礼仪之后,李治开口道:“高卿家不妨直说‘经略西域之策’,也好让众卿共参一二。”厺厽 追哟文学 zhuiyo.com 厺厽
高远闻言不敢怠慢,起身缓缓而道……
许恢在拟定的“大唐经略西域策书”当中,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一,在西域原有驻军近四万的基础上,大幅度消减五成,仅保留一万五千步卒和五千骑兵,主要驻守在“西州”附近;其二,充分利用“大唐驻守波斯”的一千精锐骑兵,让这支军队在来、去之时,分走南北两条路,以最大限度覆盖西域疆域,以便威慑不臣;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发生大规模战事或者叛乱时,对忠于朝廷部落的出战方式,从“征召制”向“雇请制”改变。
“征召”忠于朝廷的部落出战,是中原王朝常用的手段,基本上是无偿的,唯有打了胜仗,才可以瓜分到战场缴获;而“雇请”,实际就是花钱请人打仗,后世有一个专有名词——雇佣兵。
高远还就“雇请制”专门做了解释,即因为是花钱雇的,所以军队的指挥权就得交由大唐将领,如此可改变以往部落首领率军出战时,因考虑自身利益过多,经常发生作战不力等情况,致使贻误战机,严重时甚至发生临阵脱逃等情况。
高远是说完了,可整个大殿内,那是一片沉寂,任谁也听出来——所谓“雇请”,实则是花钱“购买”胡人部落的“军事指挥权”,可是,这么重要且宝贵的东西,人家会“卖”吗?巘戅追哟文学巘戅
当有人提出此疑问时,高远给出了一个答案——不接受者,视为叛逆,当诛之!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唯有大唐皇帝李治,嘴角上扬,无言地笑了一下。
李治记得清楚,当日与李绩、谢岩论及“军制”时,两位最信任的臣子皆认可一个观点,那就是以大唐如今的强盛,完全采用“强汉”的做法,对于一切“不尊号令”的蛮夷,皆可以武力威服!而眼前的高远,显然也是接受了这种思想,并提出了直接具体的方法,当然,总体没有超出“恩威并施”的范畴罢了。
李治高高在上,没有对高远提出的“策略”发出一句话,仅仅在臣子们表述各自看法后,淡淡说了一句:“高卿家所提‘策略’,事关重大,众卿不妨细加参详,明日朝会再做定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