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三国时蜀国的宦官,中常侍、奉车都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孔明《前出师表》总结前后汉兴亡的原因,用以告诫刘禅,确是语重心长,言真情切,而刘禅并没有如孔明所希望的,亲贤臣,远小人,以兴汉室,而是亲小人,远贤臣,重踏桓、灵覆辙,断送了蜀国江山。
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对宫中之事放心不下,便推荐董允辅助后主。董允性情刚直,嫉恶如仇,国之贤才,临出发前,诸葛亮又上奏著名的《出师表》,荐举郭攸之、费祎等人,匡扶大业。此数人果然不负众望。正气上升,则邪气下降,贤良当政,则没有奸小的市场了。董允辅助幼主时,黄皓只不过是个黄门丞的小官,奸诈伎俩难以得施。
董允去世后,黄皓便无所顾忌,粉墨登场了,接替董允任侍中的是陈祗,此人善弄权术,好察颜观色,逢迎意旨,得到大将军费祎赏识而破格提拔。入宫后,又很快受到后主重用,倚为臂膀,臭味相投,黄皓很快和他狼狈为奸,互为表里。董允执政时,黄皓日日苦闷,倍感无出头之日,说是董允阻碍了他的仕途,使“才能”难以发挥,因此对他恨之入骨,操纵权柄后,便加倍报复。他大肆诬蔑董允,鸡蛋里面挑骨头,有些所谓“罪证”说出来是极可笑的,他说董允有一次上朝奏事时,眼睛向上面看,这是眼里没有陛下,把董允经常进谏,说成是故意挑刺,与陛下作对。
后主初不以为然,一笑置之,黄皓说得多了,三人也成虎,便真的怀疑起董允来,史书载,“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那就得让后主最大限度地放权。黄皓怂恿后主外出游观,自己有时随行,招摇过市,主高奴也贵嘛;有时留在宫内,临时处置一些事情,每每趁机大捞一把。此外,还为后主“增广声色”,遍选民间美女,网罗歌伎,使后主日日沉湎声色之中不能自拔。
深得孔明兵法的姜维,是蜀国后期的“擎天柱”,是个赤胆忠心的人,他秉承孔明遗志,九伐中原,虽无大胜,但也挫伤敌胆,使之不敢正窥西蜀。姜维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困魏国名将邓艾于祁山时,忽连接后主的三道诏书,促其班师,原来是后主听黄皓谗言:“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阎宇何人?他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官至右将军,黄皓本想用阎宇代姜维,后知邓艾善用兵,恐阎宇非其敌手,又寝其事,任用大将,如此儿戏,是撤是用,全凭一宦官作主,确是超级庸主。姜维得悉此事,入奏后主说:”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陛下近则鉴于张让,远则鉴于赵高,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笑说:“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姜维因不能杀黄皓,担心被其所害,乃听从郤正之言,领军前往沓中屯田,以充军实,徐图进攻。
刘禅昏庸透顶,黄皓专权胡为,西蜀之亡是必然之事,钟会、邓艾大举兴兵入侵西蜀,姜维即起沓中之兵前往拒敌,并上表请派精兵分守战略重地阳安关和阴平桥,并指出“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在这危急关头,刘禅竟听黄皓之言,召师婆入内殿问吉凶,以“西川土神”附身,胡说什么“陛下欣乐太平,何为求问他事?数年之后,魏国疆士亦归陛下矣,陛下切勿忧虑。”自此,刘禅深信师婆之说,遂不听姜维之育,每日只在宫中饮宴欢乐。姜维累申告急表文,皆被黄皓隐匿,因此,使钟会轻取阳安,邓艾偷渡阴平,姜维虽仍和诸将死守剑阁,使钟会受挫,不能前进,可是邓艾已直趋成都,刘禅已面缚舆梓出阵,姜维纵有“回天力”也无济于事了。
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即使他并不像秦代太监赵高一样有着大权力,但还是能把蜀汉给灭亡掉。如果他有一天权力像赵高一样大,那就更为可怕。你想他并没多大权力都把国给灭了,他如果有权力了,那这蜀汉还能维持得到几年,刘禅能做的了四十年的皇帝吗?他和赵高,李辅国,童贯,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安德海,崔玉贵等十人,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黄皓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大气的事来,只干些阴险的勾当,而且此人城府极深,几乎姜维都猜不透黄皓的意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