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汉国往事第二部 > 第五十一章 第一节 休而不闲

第五十一章 第一节 休而不闲

得到了来自晏公的准许,晏柔再嫁给缪叔的计划便被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洛绫两人先合钱一万,以作为二人张罗婚事、应付婚后生活的资材。一万钱,几个中人的年收入,足够办一场比较排场的婚礼,让大家都吃饱喝足,醉醺醺地把两个人送入洞房,还能有余。可怜的晏柔已经生活在痛苦和寂寥之中太久,需要好好享受享受了。

距离婚礼至少还有一到两个月——当事人决定等早春来临之后再完婚,不会这么着急。春季万物复苏,花开鸟啭,正是夫妻恩爱和合的好天气。在此之前,婆家和夫家需要互相联系,缪叔得向晏老伯赠送各种各样不同的礼物来完成婚礼前的聘仪。说定了日子、真正要结婚的时候,他们就准备一间婚房,在院子里备好各种各样的布匹绫罗,延请宾客,热热闹闹地过一场像新岁一样的吉日。

汉代的婚礼,其一点好处就是它已经脱去了先秦时期幽冥凝重的传统。大家不需要只穿着黑衣服,在夜晚昏暗的房间里低调成礼,而某种程度上已很接近现代婚礼的精神——铺张排场,排挤肃穆,而且比现代的婚礼更加玩得开——婚闹几乎是常见的状况。甚至不乏有人在婚礼现场把人倒吊起来,闹出人命的事情。比起婚闹,现场的主宾还不需要考虑两性关系上的大防,往往是杂坐欢饮,男女嬉戏,因而东汉颇有批评家认为这种婚姻仪式伤风败俗:

“今嫁取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汙风诡俗,长奸,莫此之甚。”

在规划缪叔和晏柔的婚礼时,几个当事人并不打算把这场婚礼搞成一场类似的闹剧。气氛要热闹,但是还是要点到为止,一方面是以免出什么事故,另一方面也是让新婚夫妻在当日可以轻松自在一些。

在礼法上,汉朝的婚姻也超越了周制的繁琐。东周的礼崩乐坏为人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汉朝虽然推崇恢复周礼,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一系列仪式来统治中国,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实际操作阶段,许多地方是不遵守礼制的。譬如东汉有节妇曹文叔,她在丈夫死后十分悲痛,用刀割去自己的鼻子以示自己不会再嫁,结果为时人劝导:“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尔!”

儒家的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在汉人“人生如朝露”、及时行乐的劝说当中,好像自讨苦吃的儿戏一般随风逝去了,只留下自由的风气。彼时的婚礼亦是这种非礼但是娱人的仪式中的一种。在这个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天依向缪叔打包票,保证他和晏柔能享受一场欢乐的飨宴。

——当然,就是有点费钱。

婚前行礼,天依劝缪叔到市上从猎户手里买一只大雁来送给晏公。这一方面是于周礼有征,另一方面雁有一些美好的品质:譬如大雁南归北还,一年中遵守时节,矢志不移,既能够拿来象征夫妻二人感情的坚定,又能彰显两人成婚不逾越秩序。这原本是大夫卿士们问婚时送的礼物,不过到了汉代,平头老百姓模仿一下,也无大碍。

看着准备前往霸陵市上的缪叔,天依朝空中打了个哈欠。

“今天要不要出去玩玩?”阿绫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确实,待在府中好久了。”天依进而伸了个懒腰,“真是闲。”

“闲着也是闲着,我们跟缪叔一块去市上看看,顺带看看那边的识字摊开得咋样了。”乐正绫将左手搭在天依的软肩上,“走,一块去。”

“之后我们要不要再找张夫人玩玩?或者去找筠儿,给她逗逗乐。她也快临产了。”

“那是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当然都是要去的。”阿绫笑道,“包括霸陵西乡,我们也要去。但这是之后的事,今天先考察考察,碰碰烟火气。我也有点想市上的熏肉米酒了。”

二人便呼住缪叔,表示她们也要去市上,可以结伴同行,顺带在市上吃个饭,她们买单。缪叔即套来车子,三个人一块乘着画车大大方方地出去。

走在人挤人的市巷当中,天依一边观察腊月时市上的人物景观,一边寻找小楼所说的他们派到市上的识字摊。未几,在人声最鼎沸的一个地段,她看见了一间半开敞的屋子,里面聚集着几十个人,有个先生正拿着一块木板,木板上钉着几幅纸拼起来的写案,上面有十来个拼音字母,还有字母写成的几句话。看起来这已经脱离了摊的范畴,已经“登堂入室”了。

教书的先生并不是小楼,而是他们府上收留的一个贫贱无出路的市人。现在他穿着一身泛红的新衣服,摆足一副先生的气派,给别人收钱开馆了。

“进去跟他们打个招呼。”阿绫跟天依说。她牵起天依的手,走进那有光的铺里,向先生和学员们打招呼。

一开始学字的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但见教课的先生冲她们行礼,他们中也有许多人站起来致敬。

“这二位就是发明音书的夫人。”先生向他们介绍道。

这时铺里的所有人方以子弟的礼仪向她们整齐地躬揖——虽然其中大部分人的年纪都比她们要长,有的甚至鬓发泛白了。

“这霸陵市上,学音书的学生有这么多呢!”阿绫带着有点惊讶的语气,问那先生。

“夫人,这还只是一批呢。楼公乘说先招八八六十四个,把这一期学成,剩下想学的人再学下一期。一期是半个月。这一期学不会的人,下一期再学,下期不收钱。”

“学制挺短的。能够学成么?”乐正绫又问他。

“能够。现在已经教第二期了,第一期已经学成了五十多个,还有十多个在这摊里。不过那五十来个学成的,听说有的自己去教人去了。”

“那不妨碍。全霸陵可有好几万人呢,他们跟我们竞争不起来。不用理会。”乐正绫心中暗喜,“不过为啥有那么多人来学?”

“都是贪这方便。”学员中有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中年人答道,“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它方便,但是看识字摊上的人写,说用这二十来个字就能写那么多字来,而且他们张的幡布上面也有音书,看起来确实像文字,而且第一期学成的人已经在用了,我就来报了第二期。”

“两期加起来,不是才百来个人使么?”天依有些奇怪,“如何用呢?”

“第一期来学的多是一些和从骠侯府有生意的。比如匠人他们上来采购,写一个单子,上面全是音书。读懂了,就给他们备相关的料。有些下人来市上也带个写音书的字条,这样省得费口舌说话了。”

“那用处还不广。不过如果这市上有千百来个人识了书,这音书用处就大了。”乐正绫向他们说,“将来还会有用音书写的各种书卖到市上,都是实用的。大家学了这书,到时候那些书就可以读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摊上习字的市人们也相信自己是搭上了一辆便车。现在要报班的人还不多,但是未来这些书要出来了,市上的人要再想报班,可就一班难求了。到时候他们自己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给其他人当先生,一个人收十钱。

“好,你们继续学,就不打扰了。”察看了识字摊的现状,乐正绫向人们致意,同天依又退回街上。

“想不到来识字的人这么多,一个班都坐不下。”天依一边摇着头一边咂了咂嘴,“还是自愿来学的。”

“我估计这头两批学员,在我们印刷的书籍出来以后,会成为霸陵的头百来个音书老师。他们教的质量还待两说,但是数量上能帮我们非常大的一个忙。”乐正绫背着手,“等到春月,这摊子能教上两三百人,小楼那边应该也可以开始印活字书了。到时候我们搜罗一些农工商相关的书籍,或者一些植树医药巫术的书,用活字大量印出来,以这些书籍来策动霸陵学习音书的空气。”

“有了印刷术,这当然好办。不过大量地印书需要大量的纸张,恐怕关内纸张的供应还不是那么容易。”天依有些踌躇。

“刚好,我们手头上不是有了借贷所么?”乐正绫托起右手,“这个借贷所是现在关中唯一的产业银行。它的低息资金投向哪个方面,哪个方面就景气、发展。现在它的低息贷款只贷了一份六万钱的出去,既然纸张不够用,我们不妨向造纸业投资,多兴建几个作坊,就拿十来万钱出去,这样造纸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天依看着乐正绫空空的右手,吸了口气。

“这阴差阳错,我们在关中原来有了这么大的权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