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我来给您算算。咱们粮食能长,一靠太阳的光、二靠水,三靠田美不美。这三者当中,太阳是看天的,水是看渠的,田是看草的。别小瞧了这个草,庄稼长在地里,靠吸地里的粪肥生长但草和庄稼不同,草种在地里,它年岁枯荣,是增加地里的粪肥。动物在草上吃草,拉了那物事下来,当然也能成肥。”天依把着手指同他盘算,“等土地并好了,我们先划一部分种草,在上面畜养,等过两年再在上面种田。有的地方种粮前种这个草,那地原先贫瘠得不得了,只能收百斤的种完草,不浇粪都能上三四百斤。这轮着做个三年五年,大部分地里都种过草了,种粮的地虽然减少,可全村打的粮食可往上增!还养了更多动物,草籽也可以卖钱。”
天依以现实中一个增产的村来回答他的质疑,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虽然这个事实在汉地根本不存在。
“那是哪个村?”
“叫下家村的。”乐正绫顺带给现实中的实例改编了一下名字,“那村第一年种谷千亩,在地力最贫瘠的地方种草六十亩,打了十二万斤粮第二年种谷八百多亩,草二百多亩,打了十六万斤以后每年种粮谷八百亩,种草四百亩,到第七年,就收了三十万斤。乡党们,你们算一算,第一年至少多打四万斤,缴足朝廷的,留足做种的,再卖到市上、自己吃,和这比起来,大家上一年借的那些贷算什么呢?”
虽然紫云英和苜蓿的肥力不一定和现实中下家沟大队引种的草木樨一样,两地的地理环境、西汉的亩制和当代亩制也不相同,但是在农民们下决心的档口,两个现代人还是尽量以这种实例给村中的两族人以创业的希望。尽管农业生产一直伴随着风险,可能未来一年的努力不一定会有成果,但是他们如果不理解草的美田效果、轮作的益处,选择不干这件事,那他们面临的命运毫无疑问只有一条:死路一条。
她们把自己那个位面推广粮草轮作的经验当成故事,故事当成神话,向两族的农民们展示着。在这个增产翻倍的神话,以及朝廷今冬已支持大户们开始实施轮作的事实的诱惑下,有不少近来过得不大顺遂的农民确实动摇了他们的观点。
“我们第一年可以跟那个村一样,不是要大面积地种它,而是先划个十分之一的土地,那片土地得是最贫瘠的,在那片地上试种,于其上养些羊。为保证粮食不减产,再选最肥的地,坚决在上面种粮食。同时我们还可以拿借款修修沟渠、道路。这样第一年先打一些粮食,解决牲畜的饲草,第二年再换地方种草,在原来那块地方种谷,最终让全村土地都过一遍草。”
“对,这样循序渐进地来,不要蛮干。最多三年,牲畜饲草够了,草籽能卖了,能用更少的土地打更多粮了,树也就好开种了。到时候咱们村,农田出谷出菜、草田出牛羊草,林园出果子树木,人人吃得饱穿得暖。子孙也得安然。”天依也说,“地没卖出去,人没寄人篱下,税赋咱也就给朝廷交,不需要把自己收入之半纳给地主贤良,自然有好生活。这可是近岁难得的。”
“族公,我看这事或许能成。”有人沉不住气,“咱们种田的,就靠这地活着。除了这美田的法子,夫人还能说其他的办法么?”
“现在来看只有这个办法。”乐正绫比出一根手指。
“族公,只能这样干,且这贷息如此的廉!”他转向杨公,“咱们这年景越来越差,若是因为天要把咱的田从美变贫,也就罢了。咱只能认天意,谁让它要让咱们倾家荡产呢?可两个夫人还带来了让田美起来的法子,确实能行,而且资材又不需要咱们劳苦,我们何不起来做它一阵?”
宇下的丁男议论纷纷。有些看热闹的妇女也抱着小孩,在稍远的地方站着。
“如果咱们村能和西南的高家一样,兴起这个种法,当然是好的。不过要从霸陵那些人那拿到那笔借款,咱们得先像他们说的那样,合成一社。不知道霸陵那些人有无说过那社是何样的?”杨家的长老和温家长老私谈了一会儿后,清了清嗓子,问道。
“这种轮作的制度需要把各家各户的土地结为一片大土地,这样某区做什么、某区做什么,容易统筹,不容易乱。”天依说。
“那就跟古早的时候族里共营一田一样。”人群中稍微年长的人说。
“还不大一样。各家各户的土地并不直接归族里有的,虽然怎么管理这土地是社中来做,但各家可以以自己原来的土地和资钱进社,各自给社里出资。且社里事务不能专断,由社中的所有人决定。”
“咱们有族公就行了,不需要大家参与决定。”
“这一项上,霸陵的人特别议定了,必须是参与的各家各户都来决定。不能由一家一户来独断。”乐正绫说,“要不然,他们就将贷款的息提高到二十分。”
“那几个放贷的人还真奇怪。”众人议论道。
两位族公眉头微皱,像是在想什么问题,不过未几又舒开。
“现在还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夫人,我要向你确定,咱们这社如他们所愿成了,像他们所想的样子,他们就能给咱一年一分利的钱,让咱们开始种草?”族公问她们。
“这是显然的。这方面,你们可找一个同他们关系近的人作保,同他们订约,订完约以后如果你们结成了社,他们不发给你们钱,你们可以以那个契约告上官府,我们作为介绍人也能出责任。”
“问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二位夫人从的哪位公乘?”
“我是海国的洛夫人。”天依将她和阿绫的名号报上,“这位是海国的乐正夫人,现在在从骠侯府做事。”
在场的人群再次蜂言起来。大概从去年开始,城里消息灵通的年轻人就已经常听闻有两个海国人跟着冠军侯到处弄新东西的事了。村里的其他人也未尝没从他们的转述中听闻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原先活跃在传说中的人今天竟然亲自降临了他们的场所。再联想到左内史部的官府同高氏大族在轮作制度上的合作,恐怕这个制度本来也就是海国人首唱的。
“既然是两个夫人做担保,那老夫便没有后顾之忧了。”那姓杨的族长开口定夺,“既然二位夫人屈尊降贵在寒冬亲临敝村,将这大好的机会介绍过来,那敝村的男女老少肯定要把握住。夫人能不能将那几位贤良的地址同我人交代交代,我们好差人去问问他们关于借贷的要求。”
第三节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