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收到卫王宇文直举荐于实出任雍州牧的奏章时,正在歧州行在云阳宫与齐王宇文宪、内史大夫王谊密议准备伐齐的有关事宜,匆匆看罢奏章后,便顺势征询宇文宪、王谊对此事的意见。
王谊自忖身份,不便对朝廷如此重要的人事安排发表意见,遂将目光投向了齐王宇文宪。
宇文宪虽然心知以于实的威望、才干,恐怕难以胜任执掌京畿军政庶务的雍州牧一职,但他身为前任雍州牧,且素与宇文直不睦,出于谨慎考虑,只委婉答道:“本朝自立国以来,除老燕国公一人之外,历任雍州牧概由近枝宗室出任,请陛下明察。”
宇文邕不想因为此事耽搁太久,点点头,沉吟着说道:“朕登基以来,前后三任雍州牧皆由大司马兼任,如循此例,雍州牧一职本应由老九兼任的。如今既然老六另举荐了于实,朕也不想驳了他的面子,暂且改任于实为雍州别驾,署理地方政务吧。王谊,照此拟诏,命人即刻发回长安。”
王谊目光一闪,躬身答声遵旨,正要退下起草诏命,却见宇文邕冲他招了招手,吩咐道:“待议过了正事再去也不迟嘛。你接着说说,根据郧公手下探得的消息,北齐三十几万兵马的具体部署情况。”
“郧公安插在齐境的谍斥现已探明,自南陈中止北伐以来,齐廷已将集结于邺都的十几万兵马大多调回了晋阳一带,主要用于防范突厥南下侵掠,因此,北齐兵马中现有近二十万皆部署在北面。此外,邺都留有五万精锐禁军,彭城驻军五万用以防范南陈两淮驻军北上,洛阳驻军六万用以防范本朝。大抵情形就是如此。”王谊简洁明了地答道。
“据此,如要对齐发动灭国之战,至少需要调用多少军力?”宇文邕转身宇文宪问道。
宇文宪并没有直接给出他想要的答案,而是逐一分析周朝目前面临的周边形势道:“陛下虽然日前已答应了与突厥联姻,北线形势因此可能有所缓和,但为防范突厥变卦来犯,至少应在云歧一线驻扎五万兵马,以备不测;西线的吐谷浑虽然受到突厥的压制,暂时不会发兵侵扰西疆,可考虑其听命于突厥,且有出尔反尔的前科,目前驻防在西疆的五六万兵马也不宜调回;南线的荆襄虽有后梁可做陈朝意外兴师入侵的缓冲,不必部署太多的兵力,但为了保障巴蜀至关中的粮道通畅,预防当地蛮族兴兵作乱,至少需在汉南一带部署两三万兵马;伐齐战端一旦开启,为防范齐朝安插在关中、长安的谍斥趁机作乱,确保京畿安宁,也当留驻五万兵马。
陛下,数年前晋公统带二十万兵马东征,已是举倾国之力,如照此统算,要想一战伐灭北齐,别的不说,单就兵力数量而言,最少还要征招不下二十万丁壮加入行伍方可实现,而且,尚需对这些军士进行起码三个月的操练,才能形成和齐军对抗的战力。”
“嗯,二十万兵马拔其一州尚可,若要伐灭北齐,只怕没有三十万大军不足以成事。”宇文邕在召集此次会商前已在心中估算过灭齐需动用的兵力,开口纠正了宇文宪的说法,转头问王谊道,“如果按三丁抽一征招军士,能募得多少丁壮?”
王谊在宇文邕身边久掌文案,对北周治下各州郡府县的人口、田地数目称得上是烂熟于胸,当即拱手答道:“关中六州共计民户十八万余户,暂以每户有丁壮两人估算,除去此前朝廷已按六丁抽一征招戍边的那部分丁壮,大约可募得十万余人成军,加上征调陇右、河西及巴蜀等地的蛮族,共计可新增十五万兵力。臣想提醒陛下,如欲发动灭齐大战,除了招募成军,临阵对敌的兵马之外,还需征发数万民力向前方运送糗粮、衣甲,打造攻战所需之器械,照此估算,人力越发不足了。”
宇文邕颇觉意外地追问道:“朕记得此次离京前,你曾向朕禀报过,单止长安一地就有民户近十万户,为何关中其它五州总计人口还不如长安一地呢?还有,朝廷每年从巴蜀调运至关中赈济民间的粮秣不下百万石,即按每人每年消耗的口粮估算,也和你方才所说相差甚远哪?”
王谊见皇帝终于问到了关键之处,遂据实解释道:“臣方才所奏关中各州人口,依据的是司徒府登记造册缴纳赋税的百姓户数,亦即各州县的编民数目,远少于现居关中的实际人口数目,所以会产生额外的口粮消耗。另则,长安乃我朝帝都,编民数目多于关中五州总合,实属正常之事。”
宇文邕瞪大了眼睛,继续问道:“即便如此,那么,据你了解的情形,除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的编民之外,关中目下还有多少人口?他们为何不向朝廷缴纳赋税?”
“依据太祖创设府军时立下的规矩,军户可免除赋税徭役,现姑且不将军户估算在内,据臣手中掌握的情况,至少还有一百万人从未向朝廷缴纳过赋税,承担过任何徭役。”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宇文邕着实被王谊报出的人数吓了一跳,惊问道。
“陛下还记得曾命臣暗中调查过大周境内现有的佛道寺观这回事吗?根据臣派人暗中调查,我大周境内现有大小佛寺共三千余座,道观一千余座,若按每座寺观平均约有三百僧道估算,一百万人这一数目还是少的。”王谊笃定地答道。
“你且等等。就我所知,万善寺算得上是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佛寺了,寺内才不过有一千多号僧众在出家修行,建造在寻常村墟的佛寺道观仅有区区几名僧道,你方才按每座寺观三百僧道估算,是不是过于高估了?”齐王宇文宪听到这儿,也忍不住向王谊提出了质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