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了口茶水,沉默了片刻,他慢慢说道:“不过,圣上虽准了江大人的辞呈,这礼部侍郎可是空悬半年余,此职兹事体大,一直空缺似有不妥。上月家兄在圣前荐举了江文茂、常梦钰、冯延吉三人以备圣躬决断,周老以为如何?”
周宗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如饮甘露,半晌方说道:“常梦钰如闲云野鹤,志不在仕途。江文茂治学倒是了得,资历略有不足。此三人,仔细说来,还是冯延吉较为合适。”
冯延吉不置可否,忽而笑笑,说道:“听说周老的侄子在府学求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均有所得,来年开科定是榜上有名的……”又转向李惟:“李大郎君定是状元之才。周老这两个子侄辈可真不错,家门传承哪。”
卧艹,太能牵强附会了吧。李惟实在想给冯延鲁奉上一记卫生眼,什么就“子侄辈”了?好吧,沾亲带故的,勉强说得通,只是怎么这么别扭呢?
这就是官场文化啊,充斥着种种利益交换,若非李惟前世在这圈子呆过,还真会听得云里雾里。呵呵,所谓冯延巳推荐三人,最终目的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冯延吉上位。啧啧,冯氏一门三兄弟,尽为朝廷大员,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哪。举贤不避亲嘛,这一招以退为进倒是娴熟的很。满满的套路啊。
当然,交易嘛,有付出才有收获。可以确定的是,来年若是开科,李惟及周聪是必中的。
冯延鲁言语隐晦,只当李惟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读书人哪里听得懂其中关节利害。
李惟呢,自然也是完美配合,心下明白来年是没有科举的,也是神游太虚,默不作声。
但显然周宗不打算让李惟置身事外,漫不经心的说:“昨日李小哥言称我唐国与北周必有一战,且有覆国之虞,不知冯大人作何想?”
冯延鲁愣了愣,望李惟一眼,眉头微蹙:“李大郎君何出此言?”
李惟顿时目瞪口呆,说好的“只入我耳”呢?要不要这么出尔反尔呢?真真是无语了,唯期期艾艾地道:“此非小子妄语,实是梦中……老人所言……”
“荒诞不经……子不语乱力怪神,梦中之事怎可当真。”冯延鲁义正言辞的训斥一番,道:“当今乱世,天下分崩,大小十余国,我唐国与契丹交好,以御北周。深受腹背受敌之患,他北周还敢南侵不成?依某愚见,我唐国灭闽析延平、剑浦、富沙三县设置剑州。又于去年十月发兵灭楚,除南部数州为南汉乘机占有外,楚地全归我唐国。时下正是兵强马壮、挟大胜之威,他北周除非得了失心疯方敢南犯。纵观时下,当以平衡为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必将一败涂地也。”
赵括纸上谈兵,头头是道,咱冯延鲁大人不让其专美于前呀,他难道忘了保大五年的那场惨败了吗?“……孟坚战死,诸军遂大溃,死者万计,委军实戎器数十万。国帑为之虚耗……”因其错误军令而丧命的数以万计的军士怕还是阴魂未散的吧。
李惟还是没忍住,反驳道:“述圣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乃为中庸之道,是为平衡。此语放诸国与国间亦是正理,但定是在和平盛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乃至魏晋隋唐,终究盛极而衰,朝代更迭。
然乱世用平衡之道,无异于与虎谋皮。北周、西蜀、吴越、南汉、北汉,孰友孰敌?便是千里之外的契丹,当真是铁打不动的盟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苦尽甘来灭楚兴国。他北周又何尝不是秣马厉兵蓄势待发?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世事无绝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
他终究是没管住嘴,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通。
冯延鲁听的眉头直皱,脸色极为不豫,但李惟所言似乎不无道理,他一时间不知如何驳斥。
周宗面无微澜,静静的听李惟说完,方缓缓地放下茶盅,慢悠悠的说道:“北周来犯这种事,老夫不敢断其有无。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以防不测……不会有错。”
周宗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言语间终究是偏向李惟,这大概也是他为何唤李惟前来书房之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他这种高度,总会考虑的周全些。虽然身体不允许他过多地主持政务,但藉机提醒提醒冯延鲁还是有必要的。
冯延鲁显然没有真的听进,语气有些着急:“北周来犯……太过危言耸听,若是传了出去,恐民心不宁哪。”
果然还是以为可高枕无忧的人多些,那日吕岩便是这般想法,李惟暗自摇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