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新制《太常引》词牌,抛将出来的两阙词皆为上佳之作,一问世便受人追捧在情理之中。
在风灾前,李惟之名便已在泰州传将开来,其后传到了江都、江宁等地,一时间名声大噪,甚至上达天听——唐国皇帝亦是填词高手,因此之故方宠信冯延巳、韩熙载、常梦锡等词坛大家,尤以冯延巳为最。一阙精美词作入得皇帝法眼,可谓佳话。
这其中,“绿波馆”头牌清倌蒹葭功不可没。
是夜,李惟当场录下《太常引.腊前梅》,原是随手给了侍奉在场唉作“敛秋”的婢女,之后蒹葭不请自到,顺势将那阙新词揽为己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敛秋如何能与蒹葭争?
不过,据常梦钰说,这蒹葭倒是位好姑娘,想来是觉得占了敛秋便宜,便将对方调到身边成了贴身侍婢。可别看这“调动”,楼子里的婢女也分了三六九等,头牌红人的贴身丫鬟便是最高等了。敛秋也算是“因祸得福”。
而蒹葭拿了这两阙词作为必唱曲目,其天籁般的歌喉配上这上佳的词,相得益彰,令人趋之若鹜。
歌者原本就是红牌,如此一来益发的艳压群芳,那两阙词及李惟也一并窜红。
老常同志说起蒹葭此姝,颇为欣赏,赞不绝口。
飓风成灾,海陵县受灾极重,难民围聚城门外不肯散去,刺史府传令封闭城门,另令人坐吊篮从城墙而下,赈灾物资亦是如此。
只是海陵为州治所在,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竟有三万之众,义仓存粮远远无法供给。
彼时,蒹葭以个人名义出钱五千两,尽数购粮赈灾,并连日在“绿波馆”开唱,所得酬金悉数捐为赈银,且登高一呼,呼吁所有有能力的人为灾民出一份力。还别说,她的号召力十足,海陵赈灾压力因而大为缓解。
是以,坊间便誉其为“义伎”。
在李惟听来,“义伎”这个词很是别扭。不过,这妹子思想很前卫哪,居然晓得义演……好似后世的偶像明星,号召粉丝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儿,自然是一呼百应的。
看来,此时的青楼女子远非后世的同行业从事人员所能比也。
凡从种种,皆是常梦钰所诉,这让李惟对蒹葭小姐姐另眼相看,有了与之作更进一步纯洁交流的兴趣。嗯,纯粹的友谊探讨,谈谈人生啊理想啊什么的。
不过,这并非当务之急。要紧的是找到自保之道。得为明日谋。
郭威柴荣赵匡胤这些牛人,视南唐为砧板上的肉,你一刀啊我一刀,割的不亦乐乎,最终囫囵吞下。
李惟虽然能“未卜先知”,但也没法到处嚷嚷,没人信哪,绝对当你是黐线,或者就沦为笼子里的小白鼠。
这是件苦恼的事,纵然天下无人不识君,亦是前路无知己,凄凄惨惨戚戚……
嗯,“天下无人不识君”似是不错的选择,似乎也是唯一的行之有效的选择,那几位牛人都挺礼贤下士的,有了大名气,他们怎么也不好意思高举屠刀吧。
仅凭眼下的名气是远远不够的,同志哥,任重而道远呀。
去白鹿洞书院……好吧,现在还不是这个名,但那里绝对是个好地方,所谓人杰地灵,所谓钟灵毓秀,所谓群英荟萃,总之是大咖云集之处。尤其是那由国子监九经出任白鹿洞洞主的李善道,更是大咖中的大咖。
想来,在白鹿洞举办一场文化大咖秀,是件极有趣的事。
一念于此,李惟的小心脏不由加速跳了几跳。这白鹿洞国学可是与江宁国子监齐名之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去那里呆上一段时日,权当镀金,披层“海龟”的美丽外衣,就问你们怕不怕?
不过,在去江州之前,李惟还需随李烨去趟江都,去贺姑母的四旬寿辰。
是的,李烨的胞姐、李惟的姑母嫁到了江都周家。
江都,也是好地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