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了大江,便到了江北,时值初秋,天高气爽,隆隆马蹄声又起,尘土中马队向凤阳进发。叶儿开始黄了,田间麦色一片,全是暖暖的丰收景色。天又那么蓝,凉爽的风从窗户飘进来,没了夏天的闷热。金幼孜诗性勃发,他念道:“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小舍道:”大人新作的吗?真不错,文笔秀丽,结构严密,颇有杜李之风,闻之如行云流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久久不能忘怀。”
金幼孜得意洋洋的道:”哈哈哈,张郎中真会夸人,次随皇北伐,写了首《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扬荣说愚兄写得太软了,今天改了一下,味道就不同了。”
小舍道:”下官听金纯尚书说过,北伐时銮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献诗,杨荣献铭,明成祖都以最高等级给予奖励。”
“金纯没杨兄义气,回在山谷迷路。愚兄的马鞍坏了人从马摔了下来,胡广、金纯两人不闻不问,独有杨荣为愚兄把马鞍重新固定,走了一会儿又掉下来,杨荣便将自己的马让给愚兄骑,这时候山谷里,阴风四起,鬼哭狼嚎,吓得愚兄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在黑暗中摸索到第二天才到达大本营。”
“也许那时金纯大人的处境也十分为难,荒芜旷野,月黑风高,吉凶难卜。”
金幼孜点点头,道一声:”也许......”便把乌纱帽取下来准备打瞌睡。
小舍道:“学士大人,轿风大容易着凉,前面就是凤阳了,要不下去休息会?”
金幼孜一听先皇故乡,有了精神,他道:“次皇北伐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会儿我们下去,这里的玛瑙白玉太好吃了。”
小舍道:”就是酿豆腐吧?”
“这里的不一样,先帝朱元璋十七岁在皇觉寺落发为僧,因为清规严律,加寺庙太穷,他被方丈送出寺,靠化缘过日子。有天,他来到一位姓黄的厨师门口化缘,黄厨师见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起了恻隐之心,将刚出锅一块豆腐施舍了他。先帝正饥寒交迫之中。得此物果腹,如获山珍海味一般。”
“饥不择食,吃什么都香。”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常常想到“酿豆腐”,于是就降旨特诏黄厨师进京,并封为“御膳师”专门做“酿豆腐”。凤阳城里现在做玛瑙白玉的都是黄家人。”
探子来报:”皇陵到了,大人们是否要拜竭。”
金幼孜道:”所有人都下马进去。“
皇陵安葬着明祖父母及其祖先,雄大肃穆,壮丽森严,进了内城墙三个城门。里面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布局宏伟。走完陵前神道的三十二对石象,尽头就是朱元璋亲撰陵碑、无字碑及坟丘。
金幼孜率大家虔诚的献香行跪礼。
小舍一面行礼,一面读朱元璋亲撰碑文:”当年我父亲寓居在这里,从事艰辛的农业劳动,朝不保夕。不久天灾流行,眷属遭殃。父亲终年64岁,母亲终年59岁。长兄已早逝,这时合家守丧......我们得不到葬地,邻里都为我们伤心。忽有慷慨郑兄,以此片土相赠。然而出殡却无棺椁,只能以破旧的衣裳包裹着,掩以三尺黄土,哪里还有菜肴做祭奠......”全文1105字,朱元璋倾述了艰辛的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小舍读得泪流满面,金幼孜更是号啕大哭,如丧考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